农药对枇杷园生态系的影响与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研究
【摘要】:鉴于推广绿色枇杷生产技术的需要和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枇杷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测定了枇杷园常用化学农药在枇杷叶片和果园土壤的残留动态,对常用农药对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做了分析。运用害虫生态控制理论及指标评价等多种生态控制措施组建了枇杷园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系统。旨在为生态果园的建立、减少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绿色枇杷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枇杷主要害虫和天敌研究
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共包括16个目(昆虫纲14个目和蛛形纲2个目),在整个昆虫群落中,已明确为害虫的有7个目56种,常见害虫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有35种。福建地区叶片主要害虫为枇杷瘤蛾(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和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et Grey);果实主要害虫为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燕灰蝶(Rapala varuna Horsfield)和长卷蛾(含柑桔长卷蛾 Homona coffearia Nietner和保长卷蛾Homona nakaoi Yasyda)。6~9月是苹掌舟蛾防治的关键时期;7月和8月是枇杷瘤蛾防治的关键时期;梨小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4~5月。确定了枇杷瘤蛾的各虫态的发育情况,为寄生蜂的饲养接种和田间释放确定最佳时间。梨小食心虫在田间表现出寄主生态选择性,偏嗜乌躬白、解放钟,对白梨和早钟六号较少为害。
2 化学农药对枇杷害虫和天敌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广谱性化学农药对枇杷瘤蛾和梨小食心虫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控制枇杷主要害虫的为害。但喷施化学农药后,草蛉、瓢虫和蜘蛛的量迅速下降,即化学杀虫剂对果园生态系统中第三级营养阶层——天敌的影响极大,这将会大大削弱了自然生物因子对害虫的抑制作用。
3 化学农药在枇杷园土壤和枇杷叶片上的残留
甲基托布津在叶片中的残留期属于中等,施药1天后降解率达47.57%,7天后降解了65.99%,28天后达85.96%。施用甲基托布津28天后在枇杷叶片
|
|
|
|
1 |
罗永松,温德华;林业生态工程中的病虫生态控制[J];江西植保;2003年02期 |
2 |
孙敬华;;保护地蔬菜生态控制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年03期 |
3 |
唐国玲;沈禄恒;翁伟花;章家恩;廖宝文;刘金苓;滕兴顺;;无瓣海桑对互花米草的生态控制效果[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4 |
王光旭;周怡;;小麦条锈病生态控制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阿坝科技;2004年02期 |
5 |
杨勇;;果园生态控制与无公害生产[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2期 |
6 |
梁军,张星耀;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004年06期 |
7 |
叶世森;赵士熙;;我国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8 |
王守宇,韩晓增;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生态控制研究初报[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
9 |
黄言超,陈荣海;沿江棉区棉铃虫生态控制与暴发预报[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年04期 |
10 |
胡学难,梁广文,庞雄飞;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研究[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11 |
于永浩;欧海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
12 |
王玉艳;板栗害虫生态控制技术[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1期 |
13 |
张觉晚;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原理与措施[J];茶叶通讯;2005年02期 |
14 |
李志东;;啄木鸟对森林害虫生态控制作用浅析[J];昆虫天敌;2006年01期 |
15 |
王丁;刘贤谦;;枣园害虫生态控制研究进展[J];山西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
16 |
杨朗;陈恩海;黄小翠;;甘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7 |
杨益众,戴志一;生态控制棉铃虫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浅析[J];昆虫知识;1999年01期 |
18 |
陈默;;新疆生态控制棉花两虫两病成效显著[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13期 |
19 |
杨朗,陈恩海,梁广文;害虫生物防治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20 |
张启勇,王明勇,刘家成,包文新,闫德龙;安徽省东亚飞蝗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