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成花转变与成花逆转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龙眼正常成花和成花逆转的花芽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和技术比较龙眼正常成花和成花逆转花芽的蛋白质组变化,应用双向电泳对花芽蛋白进行分离,从2-D凝胶上均检测到分离的蛋白质点约1000个,应用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谱进行分析,获得65个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其中28个蛋白在龙眼成花逆转花芽中上调表达, 37个蛋白下调表达。MALDI-TOF-TOF/MS串联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1个差异表达蛋白,鉴定率为63%。鉴定得到的蛋白中,与龙眼成花逆转关系密切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转录和翻译相关的蛋白,次生代谢相关蛋白,调控相关蛋白,抗逆相关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都得到了讨论。通过对这些差异蛋白在成花过程中的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在龙眼成花逆转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影响了花芽的正常发育,进而导致了龙眼成花逆转。应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其中4个与龙眼成花逆转关系密切的差异蛋白的基因:获得了上调表达的调控因子14-3-3蛋白(登录号FJ479618),细胞骨架α-微管蛋白(登录号FJ479617),转醛醇酶(登录号FJ472991)和下调表达的花青素合成酶(登录号FJ479616)的完整开放阅读框,4个基因的全长cDNA都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相应外源蛋白,其中14-3-3蛋白和α-微管蛋白经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确认。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NS和TAL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具有同样表达差异,TUB和14-3-3在转录水平上无明显差异。
|
|
|
|
1 |
潘云辉,王恩平;龙眼果期管理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
2 |
杨建家;;龙眼果园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07年11期 |
3 |
范小辉;;奇观:龙眼树闽北建瓯结果[J];福建农业;2007年11期 |
4 |
洪锡良;庄英英;;龙眼栽培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J];果农之友;2007年12期 |
5 |
吴溪木;;泰国的龙眼科研和生产考察报告[J];福建果树;1993年01期 |
6 |
杨冬渝;;气候因子对龙眼产量的影响[J];福建果树;1993年01期 |
7 |
潘学文;罗文烈;陈作泉;;广东龙眼考察报告[J];广西热作科技;1993年01期 |
8 |
陈玉森,陈荔芳;施硼结合修剪提高实生龙眼树产量[J];福建农业科技;1994年01期 |
9 |
文志华;气象因素与龙眼开花结果的关系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0年02期 |
10 |
周宝同;川江河谷带气候特征及发展荔枝龙眼优势条件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1 |
陈星文,朱德炳,许伟东,徐祖进;龙眼吸果夜蛾调查及其防治初报[J];福建果树;2000年01期 |
12 |
黄雪芬,连白冬;幼龄龙眼控穗处理与结果的关系[J];福建果树;2000年02期 |
13 |
林文忠,郑金水;龙眼果园的冬季管理[J];福建果树;2000年03期 |
14 |
池玉洲;建设生态果园,促进幼龄龙眼早产丰产[J];福建果树;2000年03期 |
15 |
庄英英;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技术[J];福建果树;2000年04期 |
16 |
赵静能;瞄准三点一线下功夫——2001年到两广采龙眼、荔枝蜜的参考路线[J];蜜蜂杂志;2000年12期 |
17 |
杨平;;龙眼幼苗回枯现象及克服措施[J];农家之友;2000年04期 |
18 |
庄文彬;1999年龙眼、荔枝冻害及其处理效果调查[J];福建果树;2001年01期 |
19 |
张格成,唐才禄,何全正,胡安宁,刘开银;基因活化剂防止龙眼冲梢和提高产量的效果[J];福建果树;2001年02期 |
20 |
王武昌;龙眼严重受冻后不同时期剪除的恢复效果[J];广西园艺;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