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周易本義》之元代研究述略
【摘要】:朱熹易学,集宋易之大成,在元明清三代被立为官学,对後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易学史上有著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易学主张较集中反映在其易著《周易本义》(以下简称《本义》)中。文章晓元代黄超然《周易通义》、张清子《周易本义附录集注》、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注》等六种注疏《本义》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本义》在元代的流传与接受等情况。
元代研究《本义》者大多为朱门後人。其发展脉络表现为:所取诸儒之说由少而多,取径渐宽;对朱子易说,从质疑补充发展为修正、突破;众多的研究成果,也从元初的拓展、维护师说,发展到受科举影响,渐渐烙上官方思想的印记,继而产生了课试之作。
元人《本义》研究有著不同於其他时代的特徵:他们虽然吸收朱子兼容理、数、象、占的观点,却仍以义理为主;解《易》不重文字训诂,而是延承了宋易的传统,侧重於对《易》理的阐发;敢於提出自己的见解,补充、发挥《本义》成说。明清两朝《本义》研究,在此基础上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勾勒元代《本义》研究的脉络,一是可见朱子易学的在元代的传播、发展状况,二是对深入研究元代易学史乃至明清易学史,都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