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
本文专门研究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其思想精髓及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与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陶行知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一整套科学教育实施的理论与方法,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而鲜活的经验与方法。本文主体内容有下列三部分:
陶行知让科学走下圣殿,开创科学教育的新领域,把幼儿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并进行了长期的教育探索和实践。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幼儿期开始,有了“科学的小孩子”,自然产生“科学的中国”。不论从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还是从幼儿个体成长的历程来看,幼儿科学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陶行知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也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包括科学兴趣和科学应用力与创造力培养、科学知识经验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熏陶等较全面的培养目标;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从儿童身边就近取材,课程内容应全面,应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是让幼儿手脑并用,运用多种感官,玩科学的把戏和做科学小实验;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并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特别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加速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表现在:对幼儿科学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和方法重新审视;对幼儿科学教育师资素质的重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