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现象”新探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以精致优美的《预言》和《画梦录》享誉文坛的何其芳,在奔赴延安后,特别是在延安文艺整风后,就很少有优秀之作;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多是一些应景之作,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被后人概括为“思想进步,创作退步”,并称之为“何其芳现象”。“何其芳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蕴涵着丰富审美内涵并具有相当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文学史现象,至今仍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结语组成,以1938年秋何其芳奔赴延安为界,将其1931年至1949年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通过对何其芳前后期诗文创作文本的解读和重新评价,结合何其芳人生道路和和文学道路的分析,对“何其芳现象”进行重新阐释,力图对何其芳前后期思想和艺术的复杂性进行辩证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何其芳后期艺术退步的原因再次进行探究,揭示“何其芳现象”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