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构筑聚苯胺多层膜及水溶性纳米CdS颗粒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着重研究了PVP/PAn、PAA/PAn多层膜以及水溶性纳米CdS颗粒的自组装制备,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PVP/PAn自组装多层膜,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反射光谱等手段对该自组装多层膜的组装过程、成膜驱动力、表面形貌、结构及膜厚作了详细探讨;
2.在PAA和PAn分子间的氢键和静电引力共同作用下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成功制备了PAA/PAn自组多层膜,在自组装成膜的同时实现了对本征态聚苯胺的酸掺杂,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反射光谱等手段对该自组装膜的生长过程、成膜机理、表面形貌、结构及膜厚等进行分析表征:
3.制备了油酸修饰的CdS纳米颗粒,然后利用β-环糊精与油酸基于分子识别作用自组装形成主-客体包合物的方法实现了对CdS纳米颗粒表面的修饰改性,获得了在中性水溶液中分散均匀、稳定性好的纳米CdS,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等手段对该水溶性纳米CdS的制备进行了分析表征,初步研究了水溶性纳米CdS的相转移过程、β-环糊精的浓度对纳米CdS相转移过程的影响、水溶性纳米CdS颗粒的荧光性能等。
|
|
|
|
1 |
李莉,郭伊荇,杨宇,周萍,姜春杰;多酸-有机胺-氧化硅杂化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2 |
段涛;彭同江;;介孔SiO_2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6期 |
3 |
刘梅;张建刚;吕曜;夏善红;;界面张力驱动的微粒自组装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06期 |
4 |
林珊;章文贡;;溶胶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化工;2007年03期 |
5 |
伍廉奎;高勇;;环保型铜及其合金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环保;2008年05期 |
6 |
杨秋明;冯珍鸽;蔡薇;王力;;PAH/(NaP_5W_(30)/PAH)_n多层膜光致变色性质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7 |
王晓露;马晓燕;宋春莹;王颖;;丙烯腈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11年03期 |
8 |
曾铭;李树伟;邓嘉利;李小燕;赵可清;;槲皮素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2期 |
9 |
杨云霞;杨媛;李奇;;对羟基苯甲酸六次甲基四胺加合物的晶体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0 |
华卉;陈祎玮;金万勤;徐南平;;自组装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J];化工学报;2007年08期 |
11 |
史达清;王海营;杨芳;李小跃;;芳酰基硫脲受体的合成及对阴离子识别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6期 |
12 |
孟祥华;施继成;童庆松;杨玉蓉;贾莉;;[Zn_2(C_7H_8O_6)_2(bipy)_2(H_2O)_2]·4H_2O手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
13 |
唐琴琼;文男庚;陈敏;;SiO_2/PVAc无机-有机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其膜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8年09期 |
14 |
史达清;李燕;石春玲;王海营;;新型受体呋喃并[3',4':5,6]吡啶并[2,3-c]吡唑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J];化学学报;2009年07期 |
15 |
杨忠志;马艳伟;;应用ABEEM/MM模型研究甘氨酸与水的氢键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6 |
王可答;刘利军;唐黎明;;基于均苯三甲酸与4-羟基吡啶的超分子水凝胶[J];化学学报;2009年14期 |
17 |
李静;季长春;王作为;郑和根;;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12期 |
18 |
肖磊;吴卫东;卢铁城;唐永建;蒋晓东;罗炫;方瑜;叶鑫;;SiO_2胶体晶体自组装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6期 |
19 |
郝晏;李巧玲;李建强;白蕊;;逐层自组装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空心微球[J];天津化工;2011年01期 |
20 |
方天如,谭正,许观藩,徐素贤,江志韫;水溶性聚合物和两亲聚合物——10.两亲聚合物PAMC_(16)S的自组装有序膜[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