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运动或单臂缺血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指标
【摘要】:第一部分研究:年龄对单臂运动引起的臂间舒张压差异的影响
目的:
已知单臂运动可以增加青少年臂间的舒张压压差异(DIAD),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尚未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探讨健康人群中年龄是否为单臂运动引起的臂间舒张压差异的影响因素。
方法:
入选南昌地区健康人群120例,分为三组,青年组(22.5±1.5岁),中年组(42.8±4.6岁)和老年组(61.0±7.0岁),休息10分钟后,用2台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两臂血压2次,取其均值记为基础血压;受试者右臂进行频率为60次/分时长3分钟的踏车运动。运动停止后同步测量即刻(0min)、5min、10min、15min两臂血压。分别计算基础以及运动后各时点两臂血压差值(BPl-r),即左臂血压-右臂血压,绝对值≥10mmHg诊断为臂间舒张压差异(dIAD)。
结果:
1、三年龄组基础臂间舒张压(DBPl-r)差值无明显区别,运动后DBPl-r明显增大,0min时尤明显,其幅度青年组(14.5±5.2mmHg)明显大于中老年组(分别为9.8±7.0mmHg、8.8±5.5mmHg),呈年龄递减趋势,相关分析显示DBPl-r0与年龄呈负相关(r=-0.359, P0.05)。
2、运动前臂间舒张压差异(dIAD)的检出率为0%,在青年组运动后即刻增加至85%,中年组以及老年组分别为37%、30%。青年组大于中老年组。
3、运动前后臂间收缩压差值(SBPl-r)以及臂间收缩压差异(sIAD)检出率均无差异,各年龄组之间也无差异,不存在年龄相关。
结论:
单臂运动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呈年龄依赖性,随着年龄增长,其差异值以及持续时间都随之缩减。
第二部分研究:单臂缺血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与血流介导血管舒张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估单臂缺血引起的臂间舒张压差异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low-mediateddilatation (FMD)的相关性。
背景:
单臂运动以及单臂缺血均为FMD传统实验方法,单臂运动可以导致臂间舒张压差异,单臂缺血或许也能导致臂间舒张压差异。
方法:
入选南昌地区108位受试者(40位健康人群,68位患者)。休息10分钟后,同时2台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测量双上肢血压,记为基础血压(BP0),用彩色多谱勒仪测量受试者肱动脉直径(D),记为基础内径(D0),闭塞右臂肱动脉血流5分钟,随后解除闭塞,恢复血流后测量1min、1.5min、2min的肱动脉内径以及3min、4min、5min双上肢血压,计算其平均值分别记为Post-D和Post-BP,FMD导致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记为D=Post-D—D0,内径变化率为D/D0%,前后臂间血压差异变化记为BPl-r=Post-BPl-r-BPl-r。
结果:
1、左右手基线血压并无差别(72.6±11.9vs72.6±12.0mmHg, P0.05),右手束臂缺血后促使右手舒张压显著下降(68.8±12.7vs72.6±12.0mmHg, P0.05),导致右臂缺血后臂间差异(post-DBPl-r)增大(3.97±3.61vs-0.03±2.51mmHg,P0.05),其变化幅度为DBPl-r(4.00±3.75mmHg)。
2、 D/D0与post-DBPl-r呈正相关(r=0.625, p0.001),与DBPl-r呈正相关(r=0.744, p0.001),同时DBPl-r and D/D0均与年龄存在负相关。
结论:
单臂缺血引起的臂间舒张压差异或许能成为临床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一项简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