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稀土变质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Al-Si合金,ADC12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在国民经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铸态显微组织含有大量粗大的初生α-Al枝晶以及长针状的共晶硅相,严重的降低了合金的性能。此外,在熔炼过程中也会引入较多的铁等杂质。因此,通过研究控制合金中这些相的大小和形貌来改善合金性能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通过向ADC12合金中添加高能间歇超声法制备的Al-5La-5Yb中间合金,探讨混合稀土(La+Yb)对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稀土(La+Yb)的加入可以明显地细化组织中α-Al枝晶和共晶硅,改善有害β-Al5FeSi相。α-Al二次枝晶臂间距、平均直径和平均晶胞面积显著减小,晶粒排列整齐,取向趋于一致;粗大的针状或板条状共晶硅细化成弥散分布的短棒状或颗粒状;长针状或板条状β-Al5FeSi相形貌得到极大改善。当添加0.6wt.%的混合稀土时,变质效果最明显。混合稀土(La+Yb)可以极大地提高合金机械性。合金抗拉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和硬度均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加入量为0.6wt.%时达到最高值,此时抗拉强度275.40 Mpa、延伸率4.92%、弹性模量73.09 GPa及硬度117 HV,相对基体分别提高了92.4%、132.1%、6.42%、29.8%。混合稀土(La+Yb)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ADC12铝合金的流动性。合金流动性与稀土添加量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最佳稀土添加量为0.52wt.%,而这个最佳值与浇注温度的关系不大。添加不同含量稀土时,加入量为0.6wt.%条件下ADC12铝合金流动性对浇注温度的敏感性最高。合金流动性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存在近似Lf=7.943Tp-4750.783的直线型关系,可以适当提高合金浇注温度来改善流动性。经过T6热处理,合金组织得到显著改善,共晶硅由固溶处理前的长针状细化成小颗粒状或圆质点,长针状β-Al5FeSi相也变得短小细化,甚至转化成古汉字笔画状的α-Al8Fe2Si相。添加一定量的稀土,时效析出颗粒状Al2Cu强化相。T6热处理后,合金力学性能提高,塑性改善。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合金性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0.6wt.%的混合稀土时,组织改善最佳,力学性能达最佳,塑性最好,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分别达到312.56 MPa、3.86%,相对热处理态基体分别提高了69.35%、113.26%。混合稀土(La+Yb)和热处理均可明显地改善ADC12合金的耐磨性,质量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大大下降。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质量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均表现为先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摩擦系数波动稳定。当混合稀土添加量达0.6wt.%时,铸态合金耐磨性最好,质量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分别下降到4.42%和0.30,相对基体分别减少了29.95%和23.1%。T6热处理后,质量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分别下降到0.43%和0.26,相对热处理基体分别减少了67.2%和25.7%,相对铸态稀土合金分别下降了90.3%和33.3%。铸态基体合金表现出疲劳磨损的机制,T6热处理态基体则为氧化磨损机制;添加稀土后,铸态和T6态合金均表现出以磨粒磨损为主的磨损机制。
|
|
|
|
1 |
赵凯元,王玉红,吴菊红,王敔清;正交回归多元标准加入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稀土组分[J];稀土;2003年01期 |
2 |
张冠星;马全仓;关绍康;陈兴梓;李双喜;赵晶;;富铈混合稀土对5052铝合金流动性及净化效果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年04期 |
3 |
王飞超;彭伟平;肖阳;杨建红;关绍康;;混合稀土对Cu-30Ni-20Fe-5Al微观组织及流动性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2年05期 |
4 |
王敬轩,余秀文,管青,胡鑫祥,朱海珠;熔制混合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组合着色玻璃[J];玻璃与搪瓷;1981年01期 |
5 |
林勤,宋波,张梅,高平祥,王跃华,唐天喜;新型高镧混合稀土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J];稀土;2001年04期 |
6 |
伏思静,赵平;镧镨铈混合稀土在镁合金中替代富铈稀土可行性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4期 |
7 |
徐建辉;富铈混合稀土变质作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8 |
卢云杰;刘齐;郭海周;;混合稀土对灰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铸造;2010年05期 |
9 |
丁雨田;方元;于善坤;胡勇;刘广柱;;富铈混合稀土对Mg-4.2Y-2.7Nd-0.5Zr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0年02期 |
10 |
黎文献;吴向平;曹标;陈家应;林学丰;;痕迹量混合稀土对261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2年04期 |
11 |
;专利名称:由混合稀土及钼化合物制备绿色着色剂及其表面涂布方法[J];中国钼业;2014年03期 |
12 |
徐星凯,王子健,朱望钊,刘琰;混合稀土和镧施加后苗期玉米体内稀土元素分布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5期 |
13 |
梁济,蔡惠民;混合稀土与锑复合加入对铝硅合金变质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2年06期 |
14 |
于少明,陆亚玲;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稀土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
15 |
张自立,常江,汪成胜,柴绍明,韩修明,李瑞;混合稀土对作物生长量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1期 |
16 |
杨植玑;刘沃垣;;混合稀土在钢铁中的固溶量及析出相的研究[J];钢铁;1986年04期 |
17 |
徐玉磊;张奎;李兴刚;袁海波;;镁合金中混合稀土加入方法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9年05期 |
18 |
陈霞文,王天祥,李春宏;混合稀土对 Al-Si-Cu 系合金铸造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9 |
汪伟;李冬梅;黄可欣;石搏;;混合稀土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
20 |
崔天真;张北昌;葛树献;;混合稀土对高硅铝合金的变质作用[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