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气质量与水质及其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本文在江西省水利厅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对水环境污染的研究”等项目的经验基础上,积累了 30余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及近10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实测数据,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常规监测数据资源,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变化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区域空气质量、水质及土地利用变化之间进行“耦合”,把原有的单一研究,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研究侧重于海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及从各种监测结果找出相关规律,对研究区水质变化研究侧重模型的建立过程分析,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侧重应用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虽然三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结果都是找出各自变化特征及趋势,通过区域联动治理空气污染、非点源污染。本文通过对南昌市城区的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了三种常规空气污染物浓度及API逐年特征,并对大气降水的pH值进行逐年变化分析,通过对1990年—2012年能见度分析,发现能见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生态区内四个主要城市间常规污染物的浓度的对比分析,发现生态区内的大气污染累积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集中出现,区域内部城市群间相互影响显著,要区域联动治理空气污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选取昌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水质变化的典型区,应用SWAT模型对影响水质的氨氮、总磷进行了模拟,结果精度高。对鄱阳湖湖生态经济区内影像资料进行分类,得到1983~2012年研究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昌江流域、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应用SWAT模型等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空气质量、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得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及退耕还水的方法,可以减轻区域空气污染及水体非点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