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铁路货物运输生产指数研究
【摘要】:
根据中国特有的经济地理状况、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以较快的发展速度来满足铁路客货运输需求。2007年,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持,重点物资的铁路运输量较0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冰冻雨雪气候及四川汶川大地震两次灾难性的事件,铁路重点物资的运输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发展速度是以两个时期按实物量计算的货运量或货运周转量之比来衡量的,而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是简单地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价值货物的运量(按货物的实际重量)加总而得;货运周转量是货运量与货运距离乘积加总而得。由此计算的货运量和周转量,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同度量的统计,实际上包含着不同度量的问题,它不易体现各种货物在货物运输中的运量结构和运距结构及其重要程度。由于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上述问题,使铁路货运生产发展速度的统计方法上存在欠缺。本文引入指数理论,通过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和随机指数编制方法的理论阐述与比较,最后应用随机指数化方法对江西省铁路货运生产发展速度进行试算。
本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由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三个方面组成。
第二部分:指数形式及编制方法理论。该部分将从三个方面来写,首先是引入指数的定义及其分类;接着从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历程角度来概述指数编制方法发展历程中几种重要的指数编制方法及形式,重点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大基本指数形式;最后介绍国内外国家重要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三部分: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编制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借鉴我国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方法分别介绍了编制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重要因素,包含权数的形式与内容、权数的计算方法、基期的确定和代表产品的选择原则;接着结合江西省的资源状况、往年货运量的发展来制定出一套代表产品目录。
第四部分:随机指数编制方法理论。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提出应用传统指数编制方法编制铁路货运生产指数存在资料难以获取等主要因素的限制,提出应用随机指数编制方法的优越性;第二,随机指数编制方法基本原理;第三,编制物量随机指数的主要因素。
第五部分:编制江西省铁路货运生产随机化指数。主要内容为两个部分:建立铁路货运生产随机化指数回归模型;通过对估计模型的参数检验、优化模型从而估算江西省铁路货运生产指数;最后评估测算结果。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同时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