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动态性能分析研究
【摘要】:
随着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铸坯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有性能稳定的连铸设备提供有力保障。杭州某钢厂1#连铸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漏钢、铸坯振痕宽度较大、振动装置中摆动臂变形以及摆动臂与连杆连接处的螺栓发生断裂等现象,造成突发事故,从而影响了铸坯的表面质量和正常稳定的生产秩序。本文针对上述情况,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连铸机的关键机构结晶器振动装置从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利用Matlab软件,首先对该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该机构的仿弧运动轨迹和理想轨迹误差值以及对现场工艺及生产的影响效果。
对该振动装置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利用Matlab工程计算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对该机构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等各振动参数对机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参数优化见解,对设计和改造结晶器振动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该装置建立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工程计算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得出机构各杆件铰支点的支反力和力矩载荷,总结出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等参数对杆件的受力影响,为日常的维护、参数的选取以及强度的校核提供理论数据。
对该振动装置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并通过Adam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实际工况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各相关点的动载荷。
利用SolidWork COSMOSWorks,对形状和受力均较复杂的摆动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应力分布云图以及最大应力的值,由此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对前后结构的应力分析对比,找出了增加强度的可行方案;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并经现场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F341.6
|
|
|
|
1 |
秦勤,田毅盛,邹家祥,刘联群;板簧式连铸机结晶器振动机构误差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
2 |
刘晓锦,周德钢,曹建刚,王宝峰;结晶器振动短臂四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3 |
王丹阳,李丽颖;本钢1600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振动机构特性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4 |
邹昌平,李朝晖,陆大成;小方坯连铸机单板簧振动装置机构优化设计[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5 |
周亮,谢习华;样条函数在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6 |
R.K hl,K.M rwald,J.P ppl,H.Th ne;DYNAFLEX液压振动装置──小方坯连铸技术的突破[J];钢铁;2001年08期 |
7 |
刘和平,仇圣桃,张慧,干勇,周宏,欧建军,凌代万;机械实现的非正弦振动装置在方坯铸机上的应用[J];钢铁;2002年07期 |
8 |
史宝军,鹿晓阳,许焕然;一个简明有效的四边形杂交/混合薄板弯曲单元[J];工程力学;2000年02期 |
9 |
陆大成;万清生;;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单板簧振动装置机构优化设计[J];钢铁技术;2003年06期 |
10 |
曹悦霞,杨晓江;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发展[J];河北冶金;2002年06期 |
|
|
|
|
|
1 |
陈滨,潘寒萌;含铰接间隙与杆件柔性的空间伸展机构单元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模拟第一部分:动力学建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7年01期 |
2 |
阎绍泽,黄铁球,吴德隆,范晋伟;空间飞行器柔性附件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9年02期 |
3 |
唐立民,陈万吉,刘迎曦;有限元分析中的拟协调元[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4 |
陈万吉,刘迎曦,唐立民;拟协调元列式[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5 |
李宪奎;乔长锁;许学山;钟汉;许纯良;巩世春;;连铸结晶器正弦振动参数的确定[J];钢铁;1992年09期 |
6 |
张洪波;高速连铸时结晶器振动形式及振动参数的选择[J];钢铁;1994年12期 |
7 |
王照林,徐建国;关于柔性结构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2年11期 |
8 |
商大中,曹承佳,李宏亮;考虑刚体运动与弹性运动耦合影响的旋转叶片振动有限元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0年03期 |
9 |
刘宏昭,曹惟庆;关于多柔体动力学与弹性机构动力学的讨论[J];机械设计;1994年01期 |
10 |
冯志华,兰向军;弹性凸轮系统参激振动稳定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