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艺的地域性研究
【摘要】: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猛发展,物质经济的高度繁荣,人们对于其生活的公共环境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不可避免地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支,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情况下,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凝聚着的人文关怀与泥土的原始性,以及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公共环境里,丰富了公众的审美愉悦,是公共艺术强有力的补充。环境陶艺的发展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但面对目前公共艺术存在的些许问题——概念化、雷同化、“千城一面”,使得对于环境陶艺的地域性研究日渐提上日程。本文突破以往对环境陶艺的功能性、审美性、介入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设计性、人性化等方面的论述,而侧重于对环境陶艺的地域性展开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环境陶艺地现状分析、结合实例、穿插图片,阐述了环境陶艺地域性的影响因素、具体体现和遵循的设计原则。并在文章结束之际,阐释了地域性设计的重要意义。希望以此提醒环境陶艺设计者创作时能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的问题,同样期待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起相应理论学者对环境陶艺地域性问题的关注以及研究热情,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与转化,达到共同繁荣的学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