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恩民,于强,谢贤群;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冠层温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0年01期 |
2 |
蔡焕杰,熊运章,刘海军;用冠层温度—气温差方法诊断作物缺水状况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年03期 |
3 |
郭家选,梅旭荣,卢志光;冬小麦冠层温度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4期 |
4 |
赵春江,黄文江,王之杰,王北洪,王纪华;不同水肥处理下冬小麦冠层含水率与温度关系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5 |
康绍忠,蔡焕杰,梁银丽,马清林,胡笑涛,张富仓;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冠层温度、蒸发蒸腾与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影响的试验研究[J];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
6 |
A. Blum
,张转放
,武卷丽;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冠层温度和产量稳定性[J];麦类作物学报;1991年02期 |
7 |
蔡焕杰,康绍忠;棉花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用于缺水诊断研究[J];灌溉排水;1997年01期 |
8 |
秦晓威;王长发;任学敏;赵丽;高存宝;;谷子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
9 |
黄晓林;李妍;李国强;;冠层温度与作物水分状况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10 |
王一;王长发;邹燕;武国柱;;豌豆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
11 |
张静春;邢亮;贾久兴;刘永祥;王德宝;张颖;马振广;王长发;;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2 |
U.N.Chaudhri;王富德;;利用冠层温度和水汽压亏缺筛选高粱耐旱基因型的技术[J];杂粮作物;1987年06期 |
13 |
蔡焕杰;熊运章;邵明安;;计算农田蒸散量的冠层温度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1年01期 |
14 |
刘海军,康跃虎,刘士平;喷灌对冬小麦生长环境的调节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15 |
段永红,李本纲,陶澍;冬小麦田午时冠层温度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03期 |
16 |
邹君,杨玉蓉,谢小立;不同水分灌溉下的水稻生态效应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7 |
冯佰利,张宾,高小丽,高金峰,王长发,张嵩午;抗旱小麦的冷温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4年12期 |
18 |
崔晓,许利霞,袁国富,王卫星,罗毅;基于冠层温度的夏玉米水分胁迫指数模型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
19 |
任学敏;王长发;秦晓威;赵丽;;花生群体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研究初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20 |
刘鸿艳,邹桂花,刘国兰,胡颂平,李明寿,余新桥,梅捍卫,罗利军;水分梯度下水稻CT,LWP和SF的相关及其QTL定位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