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lended learning在南昌铁路局车辆系统职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王源武  
【摘要】:Blended learning是当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企业培训领域极为流行。Blended 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正在逐步取代E-learning。Blended learning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Blended learning的本质是把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或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相结合。 本文首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和借鉴国外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与理论框架,在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Blended learning的本质和Blended learning的层次,揭示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建构主义、现代认知主义和现代教学媒体理论,归纳出Blended learning的七个关键的成份:即时、同步教学;自定步伐学习;协作与交流;练习与积累;测试与评估;绩效支持;反馈与修正,讨论了影响Blended learning计划的七个因素、提出了Blended learning理论实施的六个步骤,最后对适合南昌铁路局车辆系统车辆检车员工种职业培训的Blended learning理论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立平;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与综合能力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袁德明;马晓绛;陆祥翠;王琛;;学习设计规范应用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袁德明;马晓绛;陆祥翠;王琛;;面向学习活动的共享型可重用知识库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马晓绛;袁德明;;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新型课件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曾新勇;郑成增;;网格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李瑛;对实现我省交通专业教育信息化的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7 吴宝花;卢淑琴;李侠;蔡万勇;;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体现[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白少艳;;浅谈网络教育的特点[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9 胡春燕,杨德刚,刘立萍;教育信息化与数学教育的变革[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黄政;;解决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千米”难题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1 和亮;;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3期
12 白亮;李刚;;高校校园网研究现状与改进措施[J];硅谷;2010年02期
13 陆昌龙;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4 静永文;张丽静;熊伟;;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4期
15 刘慧芳;杨晓明;;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16 陈心荣;;浅谈大学图书馆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1期
17 李娜;;浅谈现代信息化教育[J];硅谷;2009年02期
18 赵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9 钟凤英;王花;;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20 代文锋;;甘肃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可维;车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赵品勇;基于本体理论的网络教学适应性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源武;Blended learning在南昌铁路局车辆系统职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振峰;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楠;英国中学ICT课程教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曾美霞;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2 北京大学 金江军;各国教育信息化纵横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4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CPW记者 谢涛;教育信息化 有没有搞错?[N];电脑商报;2003年
6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余赪;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10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