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研究
【摘要】:国内外近4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焦虑是决定学习者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最具影响力的情感变量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对听说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改革,长期不太受重视的听力教学逐渐成为教学专家及研究者们关注的又一个热点。通过理论研究,不难发现对于英语听力的研究更关注焦虑的负面影响。随着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的中心也从如何教转到了如何学。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试图从学习者的情感方面打开一道缺口为听力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本论文旨在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状况及其对听力水平的影响;(2)探索引起英语听力焦虑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3)探寻听力策略对听力焦虑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挖掘中国语境下产生听力焦虑的可能性根源,并进一步探讨引起焦虑的原因,提出减轻焦虑的策略。本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帮助英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师更好地认识焦虑的影响。
研究数据来自对临沂师范学院两个自然班18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英语教师在发给学生问卷后,学生是匿名填写的。在填写问卷前,教师提醒了所有学生,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和考试分数无关,他们只要告知真实的情感就可以。180名学生交上的问卷,全部有效。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汉语版的背景问卷、《英语听力焦虑量表》、《英语听力焦虑应对策略量表》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听力成绩。数据在输入微机后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11.5进行了处理,相继使用了描述性分析,平均数比较,皮尔逊相关分析等统计手段。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客观地表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中度的英语听力焦虑,并与听力水平呈负相关;英语学习者的促进性焦虑与障碍性焦虑呈负相关,促进性焦虑与听力成绩正相关而障碍性焦虑与听力成绩负相关;由背景知识、学习风格等构成的听者因素是构成外语听力焦虑的主要因素;听力焦虑与听力兴趣、自评听力水平、自估焦虑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高、低听力焦虑水平的学习者使用听力策略状况差异显著;低焦虑组比高焦虑组更频繁地使用听力策略,尤其元认知策略;引起听力焦虑的可能根源为:听力理解的特点、听力材料的特点、听力任务的特点及听者不良的听力习惯等。
根据此项研究的发现,本文建议外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更加重视听力焦虑对听力能力的负面影响。外语教师还应尽力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听力学习策略并消除焦虑,也建议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以克服外语学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