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系统高性能速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速度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受国内伺服控制技术水平的限制,高端伺服系统仍然被国外所垄断。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估计器用于电机转速高精度检测,并结合参数自整定技术以及用于电机特征参数辨识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速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高性能速度控制。
伺服驱动系统中,常采用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三闭环控制结构,以获得较好的动态跟随性能和抗负载扰动的性能。速度环用于实现伺服系统的快速跟踪定位,为电流环提供电流给定,并为位置环的内环,是伺服系统实现精确定位的基础,因此在伺服系统中,速度控制是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控制性能是伺服系统整体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中通常采用闭环控制,速度反馈精度的高低对伺服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高精度速度检测技术入手,结合课题组其他成员对于参数自整定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交流伺服系统高性能的速度控制系统。
首先,从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入手,分析采用转子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并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三闭环控制模型。
然后,在分析常用速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扩展M/T速度检测方法以解决常用M/T速度检测方法进行速度检测时非完整编码器脉冲信号丢失对速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估计器以解决扩展M/T法在更低转速下速度检测失效的缺陷。为弥补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估计器存在无法在非线性模型下完成状态估计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适用于宽转速、高噪声环境下的高精度电机速度检测算法,并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速度检测精度以及动态响应能力,对于提高伺服系统反馈速度检测精度,改善伺服系统控制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高精度速度检测方法,结合参数自整定技术以及用于电机特征参数辨识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设计了一种伺服系统控制参数在线自整定以及超低速下的平稳控制的高性能的速度控制算法,并设计出基于该算法的安全、可靠、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为验证所设计的高性能速度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以及伺服驱动系统的整体性能,首先在Simulink中建立该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仿真分析;然后搭建合适的实验平台进行实物平台实验验证,仿真以及实验结果分别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高性能速度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
|
1 |
李业正
,李晓平;交流传动与交流伺服系统[J];兵工自动化;1989年01期 |
2 |
赵金;万淑云;孙晓鹏;王离九;;交流伺服系统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控制方案综述[J];电气传动;1996年01期 |
3 |
符建国
,曾庆军,谢成祥,黄国建;交流伺服系统的离散模糊滑模控制[J];电气传动;2002年06期 |
4 |
杨霞,孙一丹,苗红;交流调速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5 |
黄立培,李永东;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有关技术问题[J];电气应用;1990年06期 |
6 |
王国桂;交流伺服系统的瞬时速度检测与参数辩识[J];舰载武器;1995年01期 |
7 |
张井岗,刘志运,裴润;交流伺服系统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4期 |
8 |
何文中,曾玉金;基于双模模糊神经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3年S1期 |
9 |
;英威腾伺服:闯出一片天——英威腾伺服用户访谈[J];伺服控制;2010年05期 |
10 |
;英威腾进军伺服正当时业界专家寄厚望——伺服领域专家联合采访[J];伺服控制;2010年06期 |
11 |
孙宜标,郭庆鼎,石丽梅;基于推力观测器的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2期 |
12 |
陈志梅,张井岗,曾建潮;交流伺服系统的积分模糊滑模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9年01期 |
13 |
李成桐;张敬宾;丁原彦;;新一代伺服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1999年04期 |
14 |
李久胜,王炎;基于滑模原理的鲁棒交流伺服控制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5 |
彭伟发,赵金,杨璐,万淑芸;交流伺服系统新型控制器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2年05期 |
16 |
闵松,彭伟发,赵金,杨璐,万淑芸;交流伺服系统新型控制器的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03期 |
17 |
孔慧芳,张崇巍;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
18 |
张卫国;;交流伺服系统在冷弯设备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2006年05期 |
19 |
;卷首语[J];伺服控制;2007年03期 |
20 |
张松涛;;AMK交流伺服系统在ZL26滤棒成型机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