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
【摘要】:骨肉瘤是最常见的的恶性成骨性肿瘤,该病青少年多见,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发现病灶、早期治疗仍是目前提高骨肉瘤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在骨肉瘤的诊断方面,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平片、CT、MR、骨扫描、超声、血管造影、PET-CT等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较为特殊,主要表现为骨质的破坏与硬化、软组织肿块、葱皮样及放射状骨膜反应和Codeman三角、软骨破坏、瘤骨形成及转移等,影像学可对上述表现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非常见的骨肉瘤包括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小细胞型骨肉瘤、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继发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度恶型表面骨肉瘤,各型表现各异,需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结果进行诊断。同时,骨肉瘤可在其他少见部分发生,这为其诊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其共同特点几乎所以的肿瘤均有成骨,因此可基于此点进行诊断,提高鉴别诊断水平。各种影像学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特点,在骨肉瘤的诊断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应用,以最大限度提高骨肉瘤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高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