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条红线”的滨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水资源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持条件之一,滨海地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由于人口及人均用水量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城市化的演进,以及人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滨海地区正在迫近或已经超过水资源的天然承载限度,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滨海地区发展的瓶颈。随着三条红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调度等方面也必须加大监控和管理力度。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调度管理,有助于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承载力达到平衡。“三条红线”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和具体展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水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细化,为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并确立了重点。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及总结分析当前的成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调度期为年内和多年的水资源配置提出相应的配置方法,并分别应用到胶南市和乳山市,对当地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调度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和技术路线。(2)研究区概况。从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河流水系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介绍了乳山市和胶南市的概况。(3)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建立了基于“三条红线”的滨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4)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制定了在年内调节和多年调节两种配置周期下,时段初可供水量、时段内来水量、时段末可供水量等不同配置变量相互组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集。(5)胶南市城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胶南的供水水源(铁山水库、陡崖子水库和风河地下水源地)及城市输水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求得时段初可供水量、时段内来水量、需水量等变量基础上,建立了胶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6)胶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制定出胶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方案,得出优化结果。(7)乳山市城区(龙角山水库)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建立乳山市(龙角山水库)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8)乳山市(龙角山水库)优化配置方案研究。制定出乳山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方案,得出优化结果。(9)结论与建议。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方案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
|
|
|
1 |
于长剑,李彬;内蒙古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2003年01期 |
2 |
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
3 |
王霞,唐德善,赵洪武,李晓明;太子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模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4 |
党永平,郭玉山,白强;山东省菏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治淮;2005年11期 |
5 |
宋军,李新堂;高唐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J];山东水利;2005年03期 |
6 |
张爱军;王承芳;;徐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框架构想[J];江苏水利;2006年09期 |
7 |
侯建梅;卢雪艳;;关于大庆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2期 |
8 |
赵学华;;晋中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
9 |
徐振国;李强;杨天祥;马银辉;;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11期 |
10 |
吕艳丽;;当前水资源优化配置探析[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
11 |
杜勇;;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0年05期 |
12 |
张丽霞;;新疆库车县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陕西水利;2010年06期 |
13 |
金友德;曹金鑫;;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06期 |
14 |
张立新;田军仓;;一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15 |
梁越力;;民乐县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年20期 |
16 |
王璋;剖析红旗渠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J];海河水利;2000年02期 |
17 |
刘玉珍;陈希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缓解辽宁省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1年S1期 |
18 |
王顺久,张欣莉,丁晶,候玉;农业节水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J];水利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
19 |
吴志宏;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初探[J];水利天地;2001年09期 |
20 |
王顺久,侯玉,张欣莉,丁晶;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