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围产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o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最新研究表明,激活素(activin,ACT)在离体情况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有助于间质细胞修复。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AC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HIE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实验对象为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共60只,平均体重(15.6±3.2)g,雌雄不拘,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HIBD模型制备和分组
将6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模型组及治疗组—Ⅰ、Ⅱ、Ⅲ(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ACT)。HIBD模型制作:将HIBD对照组及治疗组火鼠于乙醚吸入麻醉后无菌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1h后置于3000ml含8%氧气的氮气仓中缺氧2h,监测氧浓度为(8±0.5)%,控制仓温(36±1)℃。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即缝合皮肤,
|
|
|
|
1 |
杨军;张峰;;激活素A的基础及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年06期 |
2 |
史凌云,张志文;卵泡抑素:抑制素相关肽的新成员[J];生理科学进展;1994年02期 |
3 |
黄新;抑制素、激活素与卵巢肿瘤[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
4 |
姜虹;激活素与肝脏[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年01期 |
5 |
汪辉;抑制素、激活素和卵泡抑素与生殖功能调节[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9年03期 |
6 |
周洁春,柏海燕,郑建淮;抑制素与激活素在IVF-ET结局中的预测作用[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年04期 |
7 |
阳豫,刘俊英;抑制素、激活素和卵巢肿瘤[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年02期 |
8 |
周艳;熊英;袁三英;;他克莫司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GAP-43表达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1期 |
9 |
王树和,柳忠辉,陈越,杨贵贞;激活素A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7年05期 |
10 |
黄新,李定国;激活素及相关肽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
11 |
李昕;激活素与骨形成[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
12 |
方琳;柳忠辉;刘永茂;;激活素促进鸡胚神经节神经突起生长及其与NO分泌的关系研究[J];长春医学;2008年04期 |
13 |
张珊珊;郑湘榕;杨于嘉;钟乐;王霞;谢岷;余小河;;腺病毒介导VEGF165基因转移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6期 |
14 |
郑阳春,周总光;激活素A:IL-6拮抗剂[J];医学综述;2002年07期 |
15 |
孔德军;人类黄体组织抑制素与激活素构型的研究[J];生理科学进展;1995年02期 |
16 |
蒋予,李瑞林,黄绍平,吴建维;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作用[J];广东医学;2000年04期 |
17 |
黄新,李定国;激活素、卵泡抑素与肝再生[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
18 |
陈晓晴;陈耀勇;黎萍;罗小平;;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Survivin表达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09年08期 |
19 |
朱四军;抗孕激素以雌激素依赖方式抑制基础和激活素刺激的促卵泡成熟激素分泌[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9年02期 |
20 |
符淳;卵巢内激活素/抑制素系统与卵泡发育[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