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病人围术期心肌酶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病人围术期心肌酶(Myocardial enzymes)的影响。
方法:选择22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谷氨酰胺组(G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给予口服谷氨酰胺颗粒5g.d~(-1),共4天。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体外循环后30min(T4)、体外循环后8h(T5)、术后24h(T6)和术后72h(T7)取动脉血,用IFCC推荐方法(酶法)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性。记录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心脏复跳情况及术后24h胸腔引流量。
结果:(1) 一般资料: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种类、麻醉药用量、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 两组病人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比较:麻醉诱导前两组间心肌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2~T7的CK,CK-MB值显著升高;G组T2~T7的CK值、T_4的CK-MB值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C组(P0.05)。(3) 心脏复跳情况:C组有4例自动
|
|
|
|
1 |
段开明,王明安;选择素P与心肺转流术后肺损伤[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3期 |
2 |
王春燕,杨春艳;体外循环对TXB_2/6-keto-PGF_(1α)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3 |
张诗海,姚尚龙;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儿童红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年07期 |
4 |
孙连高!250031,隋波!250031,李训美!250031,尹格平!流式细胞仪室;体外循环对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年04期 |
5 |
杨立平,常业恬,邹定全,李辉,周海洋;甘利欣对体外循环患者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02期 |
6 |
何小京,常业恬,陈爱武,邹定全,沈金美;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病人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03期 |
7 |
王新颖;李维勤;姜军;刘放南;叶向红;李宁;黎介寿;;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血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年01期 |
8 |
王红梅;戴安卢;何伟;柳子明;;乌司他丁用于体外循环肺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06期 |
9 |
D'Eufemia P.;Finocchiaro R.;Celli M.;刘凯;;在囊性纤维化患儿中中性粒细胞谷氨酰胺缺乏与基因型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12期 |
10 |
楼浩明;曹同瓦;;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7年01期 |
11 |
周萍;陆静;姜萍;;心肺转流对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
12 |
李增宁;骆彬;勉丽娜;胡环宇;康维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内制剂中的谷氨酰胺含量[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年03期 |
13 |
陈小莉;张宜林;刘利娜;;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0期 |
14 |
罗云;娄世锋;;谷氨酰胺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口腔炎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年16期 |
15 |
孙勇;孙曙光;王良喜;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减轻大鼠烧伤后肠道损伤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18期 |
16 |
田毅;徐军美;柳培雨;田国刚;侯春燕;;卡托普利异氟醚联合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年10期 |
17 |
王时峰;王宏晋;陈文英;;谷氨酰胺的应用在消化道危重症患者TPN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
18 |
杨文惠;张洪;商保军;;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10年15期 |
19 |
黄晓;蒙艳斌;雷志;鲁周琴;朱双扬;邹林友;贺莉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大鼠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28期 |
20 |
李庶,常谦,张东亚,龙村,刘进;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应用深度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