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异质性理论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人类群体遗传结构是指人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座的基因频率。目前,研究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的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变化规律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的空间特征、空间估计、群体空间关系和基因流动轨迹、遗传界线的识别、遗传结构空间成分的定量剖分等方面均存在局限性。为此,本研究遵循人类群体遗传学原理,将地质统计学、数学生态学、混沌分形理论、图论、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了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异质性(即复杂性和变异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旨在完善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全文由以下六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基因选择与资料收集:根据不同类型基因座的突变、进化机制和收集的群体遗传学资料,选择了趋化因子CCR2、趋化因子受体SDF-1、ABO、HLA—A,B、TPOX、FGA、CSF1PO、D7S820、THO1和VWA基因座的多态性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构建了各基因座的空间数据库。
第二章 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的理论模型和常用测度指标:简介了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的有关理论模型(岛屿模型、步石模型和距离隔离模型)和常用测度指标(基因频率及其方差协方差、杂合度和基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和固定指数、遗传距离),以便于理解群体遗传结构的有关概念。
第三章 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分析的经典多元统计模型及其改进:从分析基因频率矩阵结构特点入手,探讨了应用经典多元统计模型分析群体遗传空间结构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①针对基因频率矩阵的“闭合”特点,提出了对数比非线性多元分析方法;②通过对提取基因频率矩阵主成分方法的比较,证明均值化和中心化协方差阵是提取基因频率矩阵主成分的有效方法;③利用主成分特征根的权重性和特征向量对群体遗传结构变异性作用方向的信息,定义了主成分综合遗传效应测度(SPC);④将图论和多元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了既可反映群体遗传空间结构特性,又可揭示群体问遗传学联系的“图论多元排序分析”模型;⑤通过分析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对应分析中“蹄型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其校正方法;⑥构建了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的PPG Biplot模型,其几何性质和特征参数反映了丰富的群体遗传学含义。
|
|
|
|
1 |
王其兵,李凌浩,刘先华,贺金生;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有机碳及氮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5期 |
2 |
刘世梁,傅伯杰,马克明,刘国华;岷江上游高原植被类型与景观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3 |
曹云;黄志刚;郑华;欧阳志云;;柑桔园林下穿透雨的分布特征[J];水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
4 |
梅志雄;;基于半变异函数的住宅价格空间异质性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5 |
彭家中;司建华;冯起;常宗强;;基于地统计的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埋深空间异质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
6 |
鱼腾飞;冯起;司建华;席海洋;陈丽娟;;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
7 |
岳天祥;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1999年02期 |
8 |
李桂亭,邹运鼎,周夏芝,刘同文;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对大草蛉雄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4期 |
9 |
马风云;李新荣;张景光;李爱霞;;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
10 |
付金霞;赵军;;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性分析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
11 |
李跃林;郎黎明;张云;林永标;韦强;;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异质性[J];山地学报;2007年02期 |
12 |
马洁;张涛;;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的一些认识[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08期 |
13 |
张金萍;张保华;秦耀辰;;山东省聊城市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科技导报;2009年23期 |
14 |
王存国;韩士杰;张军辉;王树堂;徐媛;;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地统计学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
15 |
王建锋;谢世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构想[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
16 |
张义;谢永生;江青龙;;不同生产力水平苹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杂志;2010年07期 |
17 |
赵晶;张军辉;韩士杰;王树堂;王树起;程徐冰;;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18 |
颜增霞;张鹏莉;吕杰;陈俊;李淑霞;贾建华;;青海湟源冷、暖季放牧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19 |
韩有志,王政权;森林更新与空间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
20 |
曹小娟;曾光明;张硕辅;周建飞;朱华;石林;;基于RS和GIS的长沙市生态功能分区[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