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换协议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Internet的日益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基于Internet的现代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电子商务交易中通常涉及到互不信任的交易方。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在任意两个互不信任的主体之间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来交换电子数据。公平性和可行性成为这类电子商务协议的基本要求。公平交换协议可以使得参与交换的双方以公平的方式交换信息,这样,要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得到对方的信息,要么双方都得不到对方的信息。
安全协议的设计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常因一些细微的问题产生缺陷。一个安全协议是否能达到设计者所期望的安全目标,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形式化分析。目前已有众多分析认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公平交换协议是更为复杂的安全协议,它不仅需要满足认证协议的安全需求,还要考虑认证协议中未涉及到的若干安全性质,例如公平性、适时中止性、可追究性等。分析认证协议的方法不再直接适用于分析公平交换协议。
目前已有一些分析公平交换协议的形式化方法,其中有将分析认证协议的方法稍做扩展,使之适用于分析公平交换协议的,如Paulson的归纳法[87],Schneider的CSP方法[85],Vitaly Shmatikov和John Mitchell的Mur φ[89]等;有将一般协议检测工具用于分析公平交换协议的,如Boyd和Kearny提出了用协议规范演示工具Possum分析公平交换协议[88],Steve Kremer使用ATS模型检测工具Mocha检测协议[92]等。这些方法有的不涉及协议的分支(branch),有的不能分析协议的可追究性。目前对公平交换协议的分析是一个新的领域,一些方法、技术还有待于完善。
本文主要研究公平交换协议的分析方法,包括对公平交换协议要满足的主要特性:公平性、可行性、适时中止性、可追究性的分析。
|
|
|
|
1 |
卿斯汉;一种电子商务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J];软件学报;2005年10期 |
2 |
余昭平,张岚;改进的Kailar逻辑在协议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2期 |
3 |
高悦翔;彭代渊;;一种挂号电子邮件协议的设计及其形式化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8年08期 |
4 |
王彩芬,葛建华;一种分析电子商务协议的新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4年04期 |
5 |
何冰,李肖坚,夏春和,夏克俭;公平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7期 |
6 |
陈浩;程娜;何大可;;ISI支付协议的Strand Space模型及其公平性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10期 |
7 |
文静华;李祥;张焕国;梁敏;张梅;;基于ATL的公平电子商务协议形式化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
8 |
张梅;文静华;张焕国;;基于ATL方法的电子商务协议FONRP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8年03期 |
9 |
范钰丹;韩继红;王亚弟;赵宇;朱玉娜;;基于一阶逻辑的非否认协议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7年09期 |
10 |
丁洁;胡晶;王锁萍;;对一种电子支付协议的改进[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1 |
丁洁;王鑫;;对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IBS协议的改进[J];信息技术;2007年05期 |
12 |
卜凡金;邢育红;;RSA-CEMD协议的分析及基于串空间模型的形式化证明[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02期 |
13 |
周展飞,周典萃,王贵林,卿斯汉;电子商务协议的公平性[J];电子学报;2000年09期 |
14 |
李志敏,文静华;一个新的电子发票协议及其公平性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5 |
范钰丹;韩继红;王亚弟;赵宇;;非否认协议形式化分析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6年11期 |
16 |
李楹;陈鲁生;;一种分析电子现金协议的工具[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7 |
文静华;张梅;张焕国;;电子支付协议的博弈逻辑模型与形式化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09期 |
18 |
阮峰;候建敏;张中秋;范志勇;;一种乐观电子商务协议的公平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5期 |
19 |
张梅;文静华;张焕国;;基于ATL的电子商务协议建模与形式化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8期 |
20 |
黎波涛,罗军舟;不可否认协议形式化分析的SVO逻辑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