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光春;;汉坦病毒所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快速诊断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2年01期 |
2 |
谭德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现状——感染性疾病(5)[J];新医学;2005年01期 |
3 |
郑晓民;王志玉;;汉坦病毒融合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1期 |
4 |
王治,刘虎琳,胡敏娥,袁鹤令;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54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4年03期 |
5 |
陈骊珠;宫雪;王斯;;汉坦病毒所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06期 |
6 |
郑福泉;张红;;2002~2006年白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年11期 |
7 |
傅桂明;姚苹苹;徐芳;王臻;凌锋;朱函坪;谢荣辉;朱智勇;;2006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2008年01期 |
8 |
国文;左曙青;;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08年09期 |
9 |
樊武舫;朱德钟;;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学[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4年Z1期 |
10 |
卢玉川;;天津市某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因素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8期 |
11 |
阎侗有;王道钦;;欧洲的肾综合征出血热[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8年02期 |
12 |
汤芳;李森林;高东旗;宋文静;左曙青;张云霜;付云川;江佳富;曹务春;;驻石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年02期 |
13 |
安洪明!071000,陈宇萍,常凤玉!071000;一株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核苷酸序列分析[J];河北医药;2000年08期 |
14 |
白雪帆;王贵强;赵鸿;姜泓;;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11期 |
15 |
张斌,白雪帆,黄长形,许国双,李光玉,杨为松;逆转录-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汉坦病毒RNA及其临床初步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6 |
潘蕾,白雪帆,黄长形,李光玉,杨为松,傅恩清;HFRS患者血清中HV-RNA的PCR检测及扩增产物的测序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17 |
郭彦敏,安洪明,马士恒,王华,杭长寿;我国SEO型汉坦病毒L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8期 |
18 |
戴德芳;张红;刘运芝;黄一伟;高立冬;刘富强;曾舸;;湖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学监测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12期 |
19 |
黄飚;彭月华;张未寒;;2005-2006年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
20 |
吴学文;黄芳;龚环宇;;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