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摘要】:
社会资本是近些年来非常引人关注的一个新概念,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了社会资本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关这种影响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的综合性研究还很少。本次研究采用的社会资本的测量标准主要包括个体水平社会资本资源的分布,以及按照结构性和认知性分型的社会资本,结构性部分包括相关联系或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如组织参与,参与集体活动的频率),认知性部分包括对支持、互惠、共享和信任的感知。健康指标主要采用的是自感健康和精神心理健康(GHQ-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社会变革,而且中国农村拥有与西方显著不同的特殊文化背景,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在中国农村的表现形式,影响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以及社会资本与自感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关系,为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提供干预措施和政策依据。本次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选取了四川省的安岳县,安徽省的临泉县,山东省的曹县和茌平县四个县作为样本县;每个县根据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随机抽取4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根据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分布随机抽取4个村;最终选取了1810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研究目标,得到相应的结论。
本研究主要结果:
(1)个体水平社会资本资源的分布主要有四个构成因素: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感情支持和决策支持。
(2)目前农村各类组织团体个数很少,大部分农村居民都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大部分村庄认为村民参与组织活动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村里没有组织相关的活动所致的。
(3)与信任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主要有不同样本县、年龄、年支出、年收入、职业、生活满意度、自感健康、精神健康、患病、参与集体活动次数。茌平的信任度最高,临泉和曹县次之,而安岳的信任度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信任水平也下降,但是65-70岁的老年人比较例外,信任水平最高,而信任最低的是55-64岁的人;随着支出的增加,信任程度也增加;随着生活满意度的增加,信任程度也增加;自感健康好的信任程度高,自感健康差的信任程度低;无潜在精神症状的信任度高,而有潜在精神卫生问题的居民信任度较低;未患病的信任度高,患病的信任度低,参与集体活动次数越多,信任程度也越高。
(4)与自感健康有相关关系的因素主要是亲戚个数,好朋友个数,互惠性,信任总因子,信息支持资源,并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与精神健康有相关关系的是亲戚个数,好朋友个数,好朋友见面次数,互惠性,信任感,信任总因子,信息支持资源,是否锁门,并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影响自感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因素并不一致,影响自感健康的因素是参与集体活动次数的多少,而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是好朋友见面的次数和互惠性。
建议:(1)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3)增加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导的农民权利的保护;(5)鼓励农民积极创建民间组织,提高村民的自组织能力和参与度;(6)组织多样化和持续性的社区活动,促进社会网络形成。
结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是农民的生活、健康还是思想观念都在逐步转变,通过对农村社会资本的研究,发现了农村社会资本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而且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同时社会资本影响自感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因素并不一致,影响自感健康的是参与集体活动次数的多少,而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是好朋友见面的次数和互惠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必须更多的关注农民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并可以探索通过增加社会资本这一途径来更好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