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摘要】:
中央政府一贯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加强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融资环境的改善,但迄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仍严重滞后,这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由增加供给转变为提高效益,传统的数量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农村和农业发展对资金要素的依赖程度日趋增强。然而现实表明: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功能不全、农村合作金融明显缺位,农村金融抑制正变得更加严重,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民获得金融服务极为困难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三农”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农村中的很多金融机构又像“抽水机”一样吸走,输出大量资金给非农业。这已使得农村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日趋严重。本文基于此历史背景对农村金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改革路径。本文丰要采用了规范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明确界定了一些涉农金融概念,如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改革等。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农村金融理论,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对照我国国情和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来发现问题,从中发现,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合作金融一直没有发育完善。在现阶段,我国要取得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必须重塑以农村金融合作金融为丰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并进行合作制金融(农村信用社)的全方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