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操练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的操练现状。首先分析了操练的性质和作用,回顾了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育学对操练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各个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同异,并指出了当下尚未有定论的5个问题,即课堂操练模式,教师“输入”和学生“输出”的关系,师生的角色问题,机械练习和有意义练习的关系,操练方法的适用性。
针对这五个问题,本文共选取了十段对外教学录像和录音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对这些音像资料的描写、分析和整理,发现了制约和影响操练效果的诸多因素。在对资料的归纳整理过程中,作者得出以下5个结论:(1)目前的课堂操练活动仍沿用精读课的教学模式,词语和句型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的素质和方法决定着模式运作的结果。(2)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输入”变得简洁直观,并给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发言机会。(3)教师不仅是操练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也应该是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应该在操练过程中保持互动的关系。(4)机械性练习在初级阶段仍然是主要的,但增加交际训练是必要和可能的(5)领读、重复、替换、提问和课前发言是初级口语阶段有效的训练手段,应该重视提问在操练中的作用。
最后,本文在对目前操练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提高课堂操练效率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对目前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积极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