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设计制造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根据喷嘴的冲蚀磨损特性,结合层状复合陶瓷材料的优异性能,将层状复合结构的概念引入陶瓷喷嘴的设计及制造中,提出了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研制开发出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系统研究了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物理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冲蚀磨损特性等,探索了其冲蚀磨损机理。
针对陶瓷喷嘴冲蚀磨损特点和应力状态,提出了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设计目标,建立了多种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物理模型,并确定了其材料体系,即:Al_2O_3/(W,Ti)C+Al_2O_3/TiC(简称AWT+AT)。
采用有限元法深入分析了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和水煤浆喷嘴制备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和水煤浆喷嘴在其入口和出口表面层均产生了残余压应力。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层状复合陶瓷喷嘴内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确定了AWT+AT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的最佳结构参数:最佳层厚比为1~2,最佳层数为3层。
陶瓷水煤浆喷嘴的冲蚀磨损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其工作环境温度较高,使得喷嘴使用过程中内部存在较大的温差和温度梯度并导致其出口端面存在较大的热应力。采用热-应力耦合方法对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均质陶瓷水煤浆喷嘴相比,通过调节结构参数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内部的温度梯度有所降低,其出口端面热应力得到明显的缓解。研究了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的层厚比对其热应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最佳层厚比应小于等于0.2。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出多种AWT+AT层状复合陶瓷喷嘴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层状复合陶瓷材料比均质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LN0.1(层厚比为0.1)层状复合陶瓷喷嘴材料表面层的断裂韧性值为10.46MPa·m~(1/2),硬度值为22.184GPa;而均质陶瓷喷嘴材料AWT的断裂韧性值为4.8MPa·m~(1/2),硬度值为19.943GPa。层状复合陶瓷喷嘴材料的层厚比对材料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其变化规律为:在制备工艺允许范围内,层厚比越小,层状复合陶瓷材料表面层的力学性能越好。随着层数的增加,表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提高,但层数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对AWT+AT层状复合陶瓷喷嘴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表明,材料层界面清晰可见;各层材料的厚度较为均匀一致,厚度相差不大;层与层间结合情况良好。层状复合陶瓷喷嘴材料表层的残余应力是导致其综合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对陶瓷喷砂嘴冲蚀后的重量损失、喷嘴内径随时间的变化、喷嘴内孔轮廓变化和体积冲蚀磨损率等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比均质喷砂嘴有显著提高。LN2(层厚比为2)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的体积冲蚀磨损率比均质陶瓷喷砂嘴AWT的体积冲蚀磨损率降低了27.14%。层状复合陶瓷喷砂嘴的结构参数对其冲蚀磨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层厚比的增加,其冲蚀磨损率逐渐减小。随着层数的增加,其冲蚀磨损率逐渐增加。
对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在水煤浆燃烧锅炉内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冲蚀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比均质陶瓷水煤浆喷嘴有显著提高。LN0.1(层厚比为0.1)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的体积冲蚀磨损率比AWT均质陶瓷水煤浆喷嘴的体积冲蚀磨损率降低了69.01%。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出口端面热应力得到明显的缓解,没有出现均质陶瓷水煤浆喷嘴出口那样的热崩裂现象。层厚比对层状复合陶瓷水煤浆喷嘴冲蚀率有重要影响,在制备工艺允许范围内,层厚比越小,其冲蚀磨损率越低。
与均质陶瓷喷嘴相比,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有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层状复合陶瓷喷嘴的采用了层状结构,制备过程中在其表面层形成了有利的残余压应力,从而缓解了喷嘴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高应力状态。另外,层状复合陶瓷喷嘴表层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比均质陶瓷喷嘴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因此层状复合陶瓷喷嘴应力状态的改善和力学性能的提高是造成其抗冲蚀能力显著高于均质陶瓷喷嘴的主要原因。
|
|
|
|
1 |
朱元富,沈兴,宋金瑞,韩瑞华;陶瓷喷嘴在增湿塔上的应用[J];江苏建材;1995年04期 |
2 |
史进,张晓兵,杨贺来;陶瓷喷嘴Nd:YAG激光精密打孔应用研究[J];机械制造;2005年08期 |
3 |
孙加明;黄海;;毛细绑定技术(BC)的实现[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06期 |
4 |
丁泽良;邓建新;员冬玲;邹永生;;陶瓷水煤浆喷嘴的热冲击特性及有限元分析[J];摩擦学学报;2007年05期 |
5 |
丁泽良;邹永生;员冬玲;邓建新;;基于梯度功能的陶瓷水煤浆喷嘴的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6 |
张肇富;气焊用陶瓷喷嘴[J];建材工业信息;1997年04期 |
7 |
刘莉莉;邓建新;周军;朱利娜;;SiC/(W,Ti)C梯度陶瓷喷嘴材料的制备及其冲蚀磨损机理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年01期 |
8 |
刘莉莉;邓建新;皇攀凌;朱利娜;;SiC/(W,Ti)C梯度陶瓷喷嘴的设计与制备[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7年07期 |
9 |
刘莉莉;邓建新;丁明伟;;磨料喷射喷嘴的应力分析及FGM模型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
10 |
李冬云;杨辉;乔冠军;金志浩;;纸叠层设计制备SiC/Si层状陶瓷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8期 |
11 |
仝建峰;陈大明;刘晓光;李宝伟;;Al_2O_3(YAG)/LaPO_4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
12 |
袁人炜,孙保群;带陶瓷喷嘴的热喷镀喷枪的研制[J];新技术新工艺;1996年04期 |
13 |
;新品[J];现代制造;2004年15期 |
14 |
丁泽良,李剑峰,邓建新,胡志国,冬玲;水煤浆雾化喷嘴的磨损行为分析[J];矿冶工程;2003年05期 |
15 |
黄鑫耀;锅炉水膜除尘器文丘里喷嘴以陶代钢的尝试[J];江苏电机工程;1993年01期 |
16 |
孔海旺,刘兰平;细丝半自动CO_2气体保护焊焊枪的改进[J];山西机械;2001年03期 |
17 |
陈蓓,丁培道,程川;ZrO_2层状复合陶瓷压痕开裂力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18 |
杜慧玲;李莹;史翔;;铋层状陶瓷的离子取代对介电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9年02期 |
19 |
晏海学,李承恩,周家光,朱为民;高T_c铋层状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2期 |
20 |
董现春,潘希德,王建江,宣兴南,薛锦;静态自蔓延法制备内衬陶瓷喷嘴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