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机理及实验研究
【摘要】:
铣削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之一。铣削以断续切削为基础,而且对振动非常敏感。在利用微径铣刀进行端铣时,与加工相关的振动问题非常严重。小尺寸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变形而导致加工过程不稳定。微径端铣刀的过度偏转会导致公差过大和表面粗糙度升高。振动辅助切削是在传统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基础上,将外激周期振动加到两者上,以获得更好的切削性能的加工方法。振动辅助切削的基本特点是能够使刀具切削刃与工件周期性的分离。
将超声振动和传统的铣削加工进行复合,通过合理的选择加工参数,使两者互为有利条件,可以提高材料去除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小切屑变形量。该复合加工技术可应用于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本文对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技术进行了机理研究和实验分析,确定了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时,端铣能实现刀刃与工件周期性分离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
对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了在直角自由振动刨削中加入沿进给方向的振动,得出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能否产生周期分离的条件之一:临界切削速度(critical cutting speed).指出临界切削速度仅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相关。能够产生振动切削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切削速度小于临界切削速度。同时,对高速切削和振动切削的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振动切削的本质类似于高速切削,都能够增大剪切角并减少积屑瘤的产生
对超声振动工作台进行分析,并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采用超声振动振子,合理设计夹具结构,保证了后续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超声振动辅助铣削的刀刃运动轨迹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MATLAB对刀刃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通过在不同参数下进行的仿真运算与理论分析,得出了在超声振动端铣中,能够使刀具切削刃与工件周期性分离的必要条件:超声振动振幅要大于每齿进给量的1/2;在一个切削周期内,不能出现超声振动波长的整数倍。
使用设计开发的超声振动工作台,结合实验室已有设备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实验。经实验验证,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能够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有利于断屑,并且能够降低沿进给垂直方向的切削力。
|
|
|
|
1 |
赵波;复合新材料精密孔的加工方法[J];机械工艺师;1997年12期 |
2 |
罗凯华;超声振动滚齿加工的实验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09期 |
3 |
张建中
,李秀人
,申奎东;超声激振刀具振动干式镗削试验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2年01期 |
4 |
赵波;工程陶瓷发动机缸套零件超声振动磨削研究(Ⅰ)[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7年06期 |
5 |
孙洪仁,张英莲,李金伦;精密振动攻丝技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6 |
吴博达,常颖,杨志刚,田丰君;超声振动减摩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09期 |
7 |
姜鹏飞;潘祥生;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超声振动钻削小深孔工艺及装备[J];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03期 |
8 |
张小伟;钱应平;何寅;;超声振动辅助等离子沉积成形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0年06期 |
9 |
温任林,颜景平;新型超声振动切削装置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10 |
黄观尧;赫连岭;;超声振动车削[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1 |
张建中
,李秀人;超声振动镗削40CrMnSiMoVA钢[J];新技术新工艺;2002年09期 |
12 |
康新龙;;超声振动辅助气中放电加工的产生及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08期 |
13 |
吕书林;吴树森;戴维;朱泽明;毛有武;万里;;超声振动制备5052合金半固态浆料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年04期 |
14 |
王海雄;李积彬;徐可可;;基于超声振动注射的手机导光板注射成型[J];模具工业;2010年09期 |
15 |
徐明刚;张建华;李丽;任升峰;;超声振动辅助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实验机床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年02期 |
16 |
董春杰;张建华;许家源;;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表面强化层性能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0年06期 |
17 |
史兴宽,康仁科,卢海鹏;内圆超声振动磨削装置的设计[J];磨床与磨削;1997年01期 |
18 |
季远
,王娜君
,张德远;聚晶金刚石的超声振动研磨机理研究[J];工具技术;2001年12期 |
19 |
季远
,王娜君
,张德远;聚晶金刚石超声振动研磨机理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1年05期 |
20 |
彭响方,高文龙,林逸全;超声振动对聚合物挤出过程及制品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