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研究

王福海  
【摘要】: 青岛海湾大桥桥位区地处胶州湾陆海连接的滩浅海地区,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条件特殊,数据处理也具有与常规海上和陆上数据处理方法不同的特点,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桥区的地质资料,结合实际勘查条件综合分析各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选择了适合桥区情况有效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研究了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的关键技术,获得了最佳的勘查效果。 青岛海湾大桥位于胶州湾北部,连接胶州湾两侧,从区域地层位置来看,桥区属于诸城-胶州地层小区;从大地构造上来看,位于鲁东断块之中的胶南断块区北部。论文对区内的地层和侵入岩种类、构造特征、区内断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为分析桥区的潜在震源区,结合区内的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区域磁场特征、区域居里面莫霍面分布特征,对研究区的区域地球物理场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区域内各种滩浅海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通过研究各种方法的原理与处理解释效果,结合研究区内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确定区内勘查采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多波束测深主要用于测量海湾大桥海底地形,浅地层剖面地震勘查技术是勘查海底浅层结构、海底沉积特征的重要手段,而海洋磁测对于研究海洋基底构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海湾大桥陆海地质工程高精度地震勘查方法,解决了海湾大桥桥位区陆海地质工程高精度地球物理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应用。建立和发展了陆海高精度地震勘查数据处理技术和完善处理流程,解决了海湾大桥滩浅海地震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为了克服激发接收条件的不同使地震勘查数据激发接收因素一致性较差,引起的子波在振幅、频率、相位上存在差异问题,利用了子波差异校正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影响。利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来消除由于波前扩散、地层吸收等原因引起的能量的损失以及地震道能量不均衡的影响;利用地表一致性校正子波能量谱;为消除震源对子波的影响以及检波点的子波差别,利用两步法统计子波反褶积减小震源和检波器引起的子波差异,使得子波相位得到校正,经过反褶积后陆上资料和海上资料相位一致性变好;最后利用匹配滤波进一步消除反射时差和子波差异的影响,消除炮点、检波点的差异以及同相轴间的时差,实现地震资料的有效连接和同相叠加,提高剖面的信噪比,使地震资料可以连续追踪,有利于构造解释。对于多次波的压制,采用优化组合多重压制的方法,经过分析研究实际地震资料中多次波的特征,提出利用预测反褶积、f-k滤波及加权混波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处理后多次波得到了有效的压制。为保证高保真,高分辨率成像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消除速度分析过程中倾角和位置的不同带来的影响。 结合实际钻探、磁法、浅剖和多道地震勘查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释,对海湾大桥桥轴线附近的海底地形、覆盖层厚度、基岩顶板的埋藏深度及海域断裂破碎等地质构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系统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勘查效果,为青岛海湾大桥根据工程地质进行初步设计提供了可靠、详实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云祥;王勇;徐岳行;周子泉;翟法智;;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空洞[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2 王根建;蔡洪美;林善华;林秀萱;;地球物理勘查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1年01期
3 张蕊;王延青;;睢县长岗煤预查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82亿吨[J];资源导刊;2009年08期
4 王殿运;充分发挥地球物理方法在勘查金矿中的作用[J];黄金地质;1992年03期
5 ;冶金物化探学术研讨会在保定召开[J];地质与勘探;1990年10期
6 武毅;郭建强;;我国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7年10期
7 ;我国首台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投入试生产[J];地质装备;2010年05期
8 林石;;地球物理勘查在探明隐伏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中的应用[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7年05期
9 黄运发;甘宏礼;宋志良;林知秋;江路明;;高职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Z1期
10 李德亭,曾庆栋,袁怀雨;喇嘛罕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11 曲赞;李永涛;;探测未爆炸弹的地球物理技术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3期
12 王延青;;桐柏县蓝晶石矿详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J];资源导刊;2007年10期
13 贾继标;王凤茹;秦学业;张自森;刘国印;;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找矿模型在找钼矿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0年03期
14 曲赞;金矿的地球物理勘探综述[J];黄金地质;1991年04期
15 王庆乙,姚治龙;地球物理在中国金属资源勘查中的发展任务[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2期
16 方毅;张印;骆地雄;朱学仁;;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6期
17 罗坤杰;;从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兰州市榆中盆地地热资源前景[J];甘肃冶金;2010年06期
18 王延青;;省物勘队与内蒙矿联联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矿业技术咨询中心”[J];资源导刊;2009年07期
19 陆云祥;周子泉;翟法智;张琴希;王勇;;物探方法在坝址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20 吕新前;姚俭;;浙江省龙泉乌岙铅锌矿区磁异常特征研究与找矿[J];物探与化探;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娜;陈海清;刘怀山;;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2 李国发;王万里;;基于相位主值的双谱域地震子波相位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芮;李振春;;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广智;印兴耀;吴国忱;张繁昌;;一种确定地震子波长度的方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赤军;陈晓东;赵毅;吕国印;李汝传;张杰;王世光;马平;谢飞翔;;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磁强计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应用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6 李蘅;徐文;邓金灿;任基林;苏亚汝;;无序开采的勘查和再现[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于永才;王尚旭;戚鹏飞;;基于峰度准则的地震子波相位谱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蘅;徐文;邓金灿;任基林;苏亚汝;;无序开采的勘查和再现[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赵竹占;;地球物理勘查在广东核电站核废料处置场选址中的应用[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10 张林;张录星;杨彦峰;;崤山地区重磁异常与成矿[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海;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单刚义;复杂地质条件地震多波照明及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思通;矿井巷道地震超前探测三维全波场数值模拟与探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亚峻;地震勘探子波估计、面波消减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建贵;Hyp-curvelet变换与多次波的识别、分离和压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杨培杰;地震子波盲提取与非线性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王泽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谢金娥;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几种数字技术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9 孙歧峰;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万小迅;渤海歧口18-2断块油藏精细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磊;近海浅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少水;参数化地震子波模型定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夏知伟;地震子波优化提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艳杰;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方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彭建亮;最优分数阶滤波器设计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郗来涛;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韩芮;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王纯伟;MP算法在地震信号去噪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赵岩;时频域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天;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的波场分离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忠;“十二五”将建立体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记者 康维海;青海成立专业地球物理勘查单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记者  于莘明;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周丽燕 实习生 刘惠迪;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项目正式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记者 谢宏;“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重大项目启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杨文利;我国正式启动“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项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杨健 夏珺;“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项目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8 上海东亚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为祖国建设立新功[N];中国测绘报;2008年
9 赵凡;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研发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琼杰 李平 王平 特约记者 吕莉 张卫新;长风破浪会有时[N];中国矿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