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春季温、盐特征及帆张网渔获组成与分布的年际变化
【摘要】:以2006~2009年春季4、5月份在黄海南部吕泗、大沙渔场的海洋学及渔业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春季帆张网渔业渔获量、渔获组成、渔场分布的年际变化及对海表水温、盐度及长江入海径流等环境要素变化的响应。长江径流量大小及其引致的海区温、盐变化可为本海区渔期与渔场预报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调查结果为基础,总结吕泗、大沙渔场帆张网渔业的概况,阐明渔获组成的年际变化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环境要素对吕泗、大沙渔场春季渔场分布的影响,以期对吕泗、大沙渔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得出以下结论:
1. 2006~2009年春季海区表层平均水温分别为9.6℃、11.9℃、11.7℃和11.1℃;表层盐度及长江径流量有明显的年间变化,其中2007、2008年春季盐度范围31.2~34.8、28.7~32.6;2006~2009年1、2月份长江径流量各年基本持平。4、5月份入海径流大小依次为:2009≥200620082007。
2. 2006~2009年春季调查期间,同一年度不同航次捕捞努力量的分布随时间延续亦有一定变化,但不同年度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3. 2006~2009年春季帆张网航次平均单网渔获量分别为933.8kg、1278.4kg、1086.9kg和1369.1kg,主要经济渔获物中,小黄鱼所占比例平均为21.09%,银鲳、黄鮟鱇、蓝点马鲛分别仅占5.84%、8.71%和1.11%,蟹类占10.15%,黄鲫及其它低值渔获物约占53.09%。
4. 2006~2009年春季帆张网渔获组成呈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2006年4月上旬小黄鱼就已进入渔汛,而2007~2008年4月下旬仍维持较高产量,2009年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小黄鱼产量皆较高。银鲳产量一般在5月上旬才显著上升,2009年度与前面相比,产量出现显著下降;蓝点马鲛从4月上旬开始出现零星产量,但在帆张网渔获中所占比例不高。
5.黄海南部吕泗、大沙渔场春季帆张网渔获重心与环境因素的响应。春季随水温上升,渔获重心从远岸向近岸移动;不同年度,渔获重心距离岸边的位置随水温上升而趋近岸边,随长江径流量增加而远离岸边。4月长江径流量在17000 m~3/s基础上增加到约24000 m~3/s,可造成海区表层盐度下降,同时渔获重心向外偏移20~50 n mile。
|
|
|
|
1 |
朱丕荣;1985年世界渔获总产量8420万吨[J];世界农业;1987年03期 |
2 |
林光纪;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渔获群体组成小型度的分析[J];海洋科学;1986年04期 |
3 |
田良,刘海滨;山东省今秋海捕渔获丰[J];中国水产;1998年12期 |
4 |
谢从新,夏增东,朱邦科,金晖;保安湖乌鳢渔获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5 |
陈龙,贾复,秦士元;渔获冷藏运输船主要参数分析[J];水产科学;1997年05期 |
6 |
王平,焦燕,任一平,仲崇俊,于浩;莱州湾、黄河口水域春季近岸渔获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调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9年01期 |
7 |
任一平,江永辉,刘群,付道军;塞拉利昂近海渔获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调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4期 |
8 |
孙泰昌,朱清澄,刘传忠,陈泽波,陈广栋;四片式双桩张网试验[J];水产学报;1992年03期 |
9 |
;捕捞技术和设备[J];南方水产;2002年07期 |
10 |
刘劲科,宣立强;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渔获组成研究[J];中国水产;2005年02期 |
11 |
;大人啊,冤枉噢![J];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20期 |
12 |
;捕捞技术和设备[J];南方水产;2001年01期 |
13 |
张玉书,陈瑗;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变动的初步分析[J];水产学报;1980年02期 |
14 |
叶振江!266003,李志玲!266003,高志军!266003,周欣宇!266003;印度洋东部延绳钓渔获大目金枪鱼上机率、存活率的周年变化及其在生殖节律研究中的应用[J];齐鲁渔业;2000年04期 |
15 |
;中日就2000年渔期在两国水域作业的对方渔船的渔获配额及作业条件达成协议[J];中国水产;2000年06期 |
16 |
舒·扬;欧盟TAC渔业管理制度[J];海洋渔业;2001年04期 |
17 |
郑基;1997年舟渔公司鱿鱼钓生产[J];中国水产;1998年06期 |
18 |
卢伟华,叶普仁;广东底拖网渔获资源状况[J];中国水产;2001年01期 |
19 |
张旭丰;张鹏;谭永光;杨吝;;南海北部拖网30·3mm方形网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分析[J];南方水产;2006年02期 |
20 |
陈铮;南澳岛东北水域人工鱼礁区的鱼类和渔获效益[J];热带海洋学报;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