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模板双扩散水热合成一维无机纳米材料
【摘要】:近年来,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受到了很大关注,而ZnS作为过渡金属硫化物,在化工、光学和半导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由于其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ZnS纳米材料呈现出与其体相材料截然不同的特异性质,对其光化学、电学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等具有重要影响。LiFePO_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具有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近年来也得到了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
合成一维无极纳米材料的方法按生长机制特点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模板法。其中,模板法包括采用阳极氧化铝膜,在其孔洞内生在一维纳米材料。AAO(阳极氧化铝)模板具有孔密度高、孔径分布均匀、孔洞之间互不连通等特点,同时可按需要进一步调整孔径大小。
本研究主要探索一种新的制备方法:AAO模板双扩散水热合成法,并用此方法合成了硫化锌纳米线和磷酸铁锂一维纳米结构。
一、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合成AAO模板,将等摩尔浓度的醋酸锌和硫代硫酸钠放置在自制反应釜内衬中两侧,保证双方反应物只通过中间的AAO模板相互扩散而发生水热反应。产物分别用X射线衍射、SEM、TEM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AAO模板孔洞排列规则,尺寸均一,约为60nm,且两面相通。模板上合成的为硫化锌纳米线,水热釜内衬中残留物质只有两种原始反应物,说明硫化锌纳米线只在模板中合成。所得到的ZnS纳米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尺寸均一,约为60nm,与AAO模板的孔径相吻合,表明纳米线的生长受到模板孔洞尺寸的限制作用。
二、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合成AAO模板,将乙酸锂和磷酸、七水硫酸亚铁和抗坏血酸,分别加入自制反应釜内衬中两侧,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使之发生水热反应。结果表明:有LiFePO_4一维纳米结构生成,反应釜中剩余产物则无LiFePO_4,因此反应过程中装置两边反应物只通过中间的模板接触双扩散而发生水热反应,生成相应的纳米结构。所得的LiFePO_4一维纳米结构是一些平行排列的具有一定棱角的多晶体结构,直径约为60nm,证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孔径大小决定了所得产物的直径大小。
三、改变水热时间和起始反应物浓度,探索其对产物的影响。水热时间改变对试样宏观形貌没有影响。水热时间的相对缩短对锌和硫的扩散影响较小。当锌源与硫源浓度比为1:1时,反应过程中,锌的扩散速度小于硫,故产物中间部位锌的分布明显疏于硫。当起始反应锌源含量较少时,产物中它的分布更为稀疏,导致产物中硫分布也变得稀疏;当起始反应硫源含量减少时,产物中硫分布变得稀疏,但锌分布基本不变。锌源的变化能够影响反应中硫的扩散,但硫源的变化对锌的扩散则几乎无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B383.1
|
|
|
|
1 |
张海明;王新蒙;胡国锋;李育洁;李晓洁;高波;朱彦君;;阳极氧化铝模板应用研究新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9年05期 |
2 |
韩红梅,王太宏;纳米线、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2年05期 |
3 |
唐开枚;陈立宝;林晓园;王太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LiFePO_4[J];微纳电子技术;2009年02期 |
4 |
韩婷;温培源;王晨雨;朱绪飞;;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1期 |
5 |
杨萍,吕孟凯,许东,袁多荣,周广军;纳米ZnS:Cd的光致发光特性(英文)[J];材料研究学报;2001年06期 |
6 |
赵晓明;;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电大理工;2005年04期 |
7 |
旷亚非,王玲,胡飞;铝阳极氧化多孔膜层的界面电性能研究[J];电化学;1998年02期 |
8 |
胡劲松,郭玉国,任玲玲,梁汉璞,曹安民,万立骏,白春礼;高效的硫化锌纳米孔纳米颗粒半导体光催化剂[J];电子显微学报;2005年04期 |
9 |
吴俊辉,邹建平,朱青,鲍希茂;硅衬底阳极氧化铝膜的荧光发射研究[J];发光学报;2000年01期 |
10 |
陈力,张家骅,骆永石,吕少哲,王笑军;金属离子表面修饰对纳米ZnS∶Mn~(2+)溶胶发光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4年01期 |
|
|
|
|
|
1 |
孙奉玉,吴鸣,李文钊,李新勇,顾婉贞,王复东;二氧化钛表面光学特性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J];催化学报;1998年02期 |
2 |
任刚,陈皓明;多孔型阳极氧化铝膜在纳米结构制备方面的研究和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10期 |
3 |
吕成学;褚嘉宜;翟玉春;田彦文;;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4年01期 |
4 |
高玉波;彭智;宋国君;马永为;佘希林;李建江;;恒电流密度法制备大孔径高度有序阳极氧化铝模板[J];材料导报;2007年07期 |
5 |
许启明;李宁;张文彦;付佳;;氧化铝模板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
6 |
李晓洁;张海明;胡国锋;李育洁;;AAO模板的制备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
7 |
杨威,曹传堂,曹传宝;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
8 |
张亚利,郭玉国,孙典亭;纳米线研究进展(2):纳米线的表征与性能(续上期)[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2期 |
9 |
姜国华,姜继森;金属氧化物纳米线和纳米棒的制备及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10 |
窦卫红;许启明;赵海丽;刘利峰;王超英;;阳极氧化法制备有序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的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7年05期 |
|
|
|
|
|
1 |
李家鸣;;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无机纳米材料填补国内空白[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02期 |
2 |
;新型无机纳米材料在黄石问世[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10期 |
3 |
曲信松,李凤岭,于先锋;无机纳米材料在高分子中的应用[J];齐鲁石油化工;2002年02期 |
4 |
刘强春,杨一军,戴建明;微乳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5 |
蒋惠亮,徐光年,方云,陈明清,陆路德;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Ⅶ)——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及表征[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1期 |
6 |
关英勋,房大维,陈林,刘兴芝;微波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4年06期 |
7 |
曹洁明,房宝青,王军,郑明波,邓少高,马贤佳;离子液体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上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5年06期 |
8 |
孙兰萍;许晖;;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2006年03期 |
9 |
方晓生;张立德;;气相法合成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9期 |
10 |
郭轶;庄家骐;杨文胜;;表面展示肽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