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强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摘要】: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n-3HUFA、铁和锌)及非营养型多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营养素及非营养型添加剂对牙鲆(ParaIichthys olivaceu)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饲料中维生素E和n-3HUFA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爱德华氏菌能力的影响;(2)饲料中维生素C和β-葡聚糖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能力的影响;(3)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铁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抗病力的影响;(4)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锌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5)饲料中锌对牙鲆胁迫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和血清中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以初始体重为40.5±1.0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80、200mg/kg维生素E(α-生育酚醋酸酯),每种维生素E水平分别添加0%、0.5%、1.5%n-3 HUFA,共制成9种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n-3 HUFA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的影响。养殖系统水温保持在18±1℃,盐度为30-32‰,pH7.8-8.2,溶解氧不低于6mg/l。生长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以爱德华氏菌对各处理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肌肉中维生素E和n-3 HUFA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E和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肌肉中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5)。当饲料中添加0.5% n-3
HUFA时,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随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在添加了外源性维生素E的饲料中,饲料中的n-3 HUFA显著增强了ACH50(P<0.05);投喂含有最高量的维生素E和n-3 HUFA实验组牙鲆的ACH50最高(199.9U/ml)。与不添加n-3 HUFA或只添加80mg/kg维生素E饲料相比,投喂含有最高量的维生素E和n-3 HUFA实验组牙鲆的溶菌酶活力明显增加(131.7U/mg)(P<0.05)。当饲料中n-3HUFA的添加量为0.5%时,维生素E的缺乏显著降低了呼吸爆发活力(P<0.05);当饲料中添加80mg/kg维生素E时,饲料中添
免疫增强剂对牙衅(尸araZ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初探
加n一3HUFA实验组呼吸爆发活力(74.4和66.6)显著高于不添加n一3HUFA的实
验组(31.6)(P0.05)。在感染实验中,饲料中维生素E和n一3 HUFA的添加明显
减缓了牙虾开始死亡的时间(P0.05),并显著降低了感染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
(P0.05)。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维生素E和n一3 HUFA对牙虾非特异性
免疫力和对爱德华氏菌疾病抵抗力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
(2)以初始体重为40.5士1 .09的牙坪为研究对象,采用2 x3双因子设计,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O、500、2000 mg/kg抗坏血酸(维生素C一2一磷酸酷),
每种抗坏血酸水平分别添加O%、0.3%、0.6%纯p一葡聚糖,共制成9种实验饲
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
素C和p一葡聚糖对牙坪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的影响。养殖系统水温保
持在18士1℃,盐度为30一犯%0,pH 7.8一8.2,溶解氧不低于6 mg/l。实验结束时
测定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以
爱德华氏菌对各处理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不添加或添加0.3%p
一葡聚糖时,饲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显著增强了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
(P0.05),而维生素C对溶菌酶、呼吸爆发活力和疾病抵抗力没有显著影响
(P0.05)。饲料中不添加维生素C时,p一葡聚糖的添加显著增强了ACH50
(P0.05);当饲料中不添加或只添加500m叭g维生素C时,不添加p一葡聚糖实验
组的呼吸爆发活力显著低于添加组(P0 .05);血清中溶菌酶活力不受饲料中的p-
葡聚糖的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500 mg/kg维生素C时,添加高水平的p
一葡聚糖(0.6%)显著延缓了牙娜感染爱德华氏菌后死亡时间,降低了累积死亡率
(P0.05);而当饲料中添加Z000mg/kg维生素C时,0.6%p一葡聚糖实验组的累
积死亡率明显低于不添加p一葡聚糖的实验组。
(3)以初始体重为31.9土0.59的牙虾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80、
300、l000m叭g铁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
实验,探讨饲料中的铁对牙坪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对爱德华氏菌(五口wardsiella tarda)
抗病力的影响。实验期间,养殖系统水温保持在19士1℃,盐度为30一32%。,pH
7.5一8.2,溶解氧不低于 6 mg/l。分别在生长实验的第2、4、6和8周进行取样。对
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进行测定。在8周
的生长实验结束,以爱德华氏菌进行腹腔注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在第
免疫增强剂对牙鲜(尸aral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初探
2周时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铁(300和1000 mg/kg)显著降低了实验鱼溶菌酶活力,
而在第4周时溶菌酶活力则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升高显著升高。第2周时,饲料
中铁的缺乏显著降低了牙坪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而第6周时,饲料中缺铁实
验组吞噬百分数
|
|
|
|
1 |
魏万权,李爱杰,李德尚;饲料中添加锌对牙鲆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2 |
;实用传真[J];饲料工业;2001年12期 |
3 |
何义进,朱清旭;养殖牙鲆常见疾病的控制技术[J];中国水产;2004年09期 |
4 |
;牙鲆养殖[J];科学养鱼;2001年11期 |
5 |
李建星;隋菲菲;;牙鲆养殖技术之三 北方地区漠斑牙鲆池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8年01期 |
6 |
;实用传真[J];饲料工业;2002年02期 |
7 |
梁萌青,常青,曾端,刘万涵,章德宏;诱食剂对牙鲆低鱼粉配方饲料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4年04期 |
8 |
李明;我国牙鲆秋冬季繁育成功[J];海洋信息;1996年06期 |
9 |
常忠岳,胡志伟;影响工厂化养殖牙鲆生长及成活的因素[J];科学养鱼;2000年07期 |
10 |
张跃,白俊杰,李英华,叶星,简清,李新辉,罗建仁;牙鲆干扰素调节因子核心区序列的克隆及初步表达[J];中国水产科学;2001年02期 |
11 |
常忠岳,卢岩,胡志伟;工厂化养殖牙鲆生长及成活因素探讨[J];河南水产;2002年01期 |
12 |
夏永娟,黄威权,吕葆真,姜国良,刘云;牙鲆胃肠道及肝脏GnRH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2年02期 |
13 |
常忠岳,唐永
,王刚
,袁阳;工厂化养殖牙鲆技术(上)[J];科学养鱼;2004年07期 |
14 |
李明;;牙鲆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07期 |
15 |
常建波,杨建敏,孙逢贤;牙鲆疾病的诊断及防治(一)[J];齐鲁渔业;1995年05期 |
16 |
宋常权;;地下深井水室内养殖漠斑牙鲆试验[J];河北渔业;2006年12期 |
17 |
;甲状腺激素在变态中牙鲆组织发育中的作用[J];齐鲁渔业;1997年03期 |
18 |
黎春晖
,谢碧文;牙鲆的主要病害[J];科学养鱼;2001年12期 |
19 |
常忠岳,卢岩,胡志伟;牙鲆工厂化养殖生长及成活率影响因素探讨[J];水产养殖;2001年03期 |
20 |
魏然,张士璀,王长法,柳学周,姜国湖;盐度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