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对污染物进入环境的后果进行预测性评估是帮助环保工作者科学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我国,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海洋资源开发,忽视海洋环境保护,各海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渤海作为我国北方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几年生态系统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对渤海的环境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价将从风险管理角度为渤海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新的建议。
本文以GEF/UNDP/IMO资助项目“东亚海洋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中的“渤海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课题为依托,按照国际通行的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并针对渤海生态特点和我国国情对风险系数法进行了一些改进。
主要改进如下:
(1)提出“关注的环境风险强度(CRI)”的概念并定量计算渤海水体的关注风险强度。
(2)利用海洋生物的半致死浓度LC_(50)计算污染物在环境风险中的权重系数,并进一步给出计算海域综合风险强度的办法。这在国内还是大胆尝试。
(3)作为区域性的环境风险评价,我们还补充了自然风险因子的定性评价。通过对渤海环境的风险评估,我们发现:
(1)Pb、Hg、石油烃在整个渤海都是需要优先关注的风险因子;TSS、DIN、DIP、COD、Cu是区域性的风险因子;Cd是可接受的风险因子。
(2)对CRI比较,渤海水体中环境风险因子的顺序是:Pb>TSS>Hg>石油烃>DIN>DIP>COD>Cu>Cd。
(3)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的初步结果,渤海近岸扇贝体内的Cd和As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较大。
(4)渤海自然风险因子的定性评价为:
①根据近五十年来渤海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的统计,辽东湾和渤海湾是渤海赤潮的高发区域,6-9月是渤海赤潮的多发季节。
渤海(预期性)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②渤海每年自11月至次年3月出现冰冻现象。三个海湾比较,辽东湾冰情
最重。
③渤海的风暴潮灾害多由温带气旋引起,莱州湾沿岸是温带风暴潮灾害的重
灾区。秋季(9一11月)发生次数最多。4月份是莱州湾地区严重风暴潮发生的
主要月份。
尽管本文对渤海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评估,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结
果,但要使评估更加全面,还需要在如下方面深入:
1.沉积物的环境状况也是海域环境的重要反映。限于数据本文未对沉积物
的风险进行分析,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补充。
2.计算综合风险强度时,营养盐等的权重有待进一步研究。
3.对于自然风险的评价,应考虑自然风险的危害等级、每一等级的发生概
率和不同灾害的权重。
|
|
|
|
1 |
金鹿年;钱秉钧;;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和程序[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9年03期 |
2 |
高斌,朱淑琴,张杨;环境风险评价和实例[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年04期 |
3 |
陈文坚;化学危险品储运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J];福建环境;2003年05期 |
4 |
龙朝晖,杨芸,毕朝文;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11期 |
5 |
陶克菲;;关注水域风险大排查[J];环境教育;2006年05期 |
6 |
张宏英;;石油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
7 |
林宙峰;郭益军;吴惠璇;;自然灾害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6期 |
8 |
朱敬涛,赵文超,窦立宝,王伟红;道(DOW)化学指数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03期 |
9 |
赵晓莉,赵金辉,张斌;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S1期 |
10 |
王樟生;;论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J];能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11 |
张婷;;环境风险评价中风险识别方法的探讨[J];海峡科学;2009年06期 |
12 |
徐姬;硫酸储运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
13 |
李奇勇;;煤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
14 |
龙军,俞珂;某炼油厂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实例[J];癌变.畸变.突变;1993年06期 |
15 |
于昌欣;焦化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之我见[J];北方环境;2003年02期 |
16 |
刘新华,洪浩林,吕春玲,张春水;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及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04期 |
17 |
涂瑞和;;环境风险评价概述[J];环境保护;1993年09期 |
18 |
申海玲,程声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01期 |
19 |
谢大卫,罗德裕,包薇红;苯酐工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年11期 |
20 |
陈智;集装箱熏蒸作业的环境风险评价[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