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ton试剂法和TiO_2-CS光催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摘要】:目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环境清洁和环境补救成为一个急迫的任务。在各种净化环境技术中,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环境净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体中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具有高效、快速、无二次污染等众多优点,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级氧化技术的关键是产生高度活性的·OH,按所用的氧化剂及催化条件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Fenton试剂法及类Fenton试剂法,臭氧及组合臭氧氧化法,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本文选取了其中的Fenton试剂法和半导体光催化法进行探讨。
首先,选取有机磷农药之一久效磷以及褐藻胶生产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enton试剂法对它们进行了研究。
对于久效磷,本文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pH值,H_2O_2用量,Fe~(2+)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5个因素在Fenton氧化久效磷过程中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选用的试剂用量中,由正交实验得出5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H_2O_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Fe~(2+)浓度,COD去除率最高为78.8%。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是2.0ml H_2O_2,70℃,pH值为3,0.50mmol/l Fe~(2+),经过反应10h后,溶液中的有机物全部被矿化为无机物,COD去除率达100%,并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另外,还考察了过渡金属离子Cu~(2+)、Mn~(2+)、Co~(2+)、Zn~(2+)对Fenton试剂的协同催化作用。经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下,它们都对Fenton反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Cu~(2+)的作用最佳,其原因是过渡金属离子有助于H_2O_2分解为羟基自由基,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最后,借助GC-MS测定了Fenton法反应过程中久效磷的残留量,发现30min后溶液中已经检测不出久效磷。
对于褐藻胶生产废水,首先采用了正交实验考察了5个因素对Fenton法降解褐藻胶生产废水的影响,在选用的试剂用量中,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H_2O_2浓度。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以上5个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是0.5ml H_2O_2,40℃,pH值为3;4.0mmol/1 Fe~(2+),经过60min后,Fenton反应达到了平衡,COD去除率最高为62.9%,出水COD值为67mg/l。
|
|
|
|
1 |
雷俊侠;高智荣;;纳米TiO_2光催化法和UV-Fenton法联合作用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1期 |
2 |
陈士夫,赵梦月,陶跃武,李峰;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过程及机理的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3 |
;高效内吸杀虫剂—久效磷[J];农药;1973年03期 |
4 |
林志展;;久效磷的气相色谱分析[J];农药;1986年04期 |
5 |
贾成惠,唐雪茹;久效磷根部注射防治木蠹蛾[J];农药;1994年02期 |
6 |
吴齐,孙银姬,王玉范,邢红,赵莉,刘国秀,张云真;久效磷-马拉硫磷混配乳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辽宁化工;1994年05期 |
7 |
唐学玺,李永祺,李春雁,董宝贤;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性的生物学研究Ⅰ.四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耐受力与其SOD活性的相关性[J];海洋环境科学;1995年02期 |
8 |
汝少国,李永祺,刘晓云,姜明,柳卫海;久效磷对中国对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Ⅱ.对肠的毒性效应[J];海洋水产研究;1997年01期 |
9 |
程恩;郭春海;;农药混剂中久效磷的薄层色谱紫外光度测定法[J];河北化工;1988年02期 |
10 |
王寿祥,刘义宁;淹水土壤中久效磷的降解及消失动态[J];核农学报;1990年01期 |
11 |
戴宝江;冯建成;邱玉兰;;高渗久效磷防治棉虫药效试验[J];江苏农药;1994年02期 |
12 |
荆煦瑛;王培兰;;久效磷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农药;1980年03期 |
13 |
张书圣;白吉洪;姜佳峰;沈玲;邓妍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工业原油中久效磷的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14 |
李桂芝,刘永明,屈社香;黄河沉积物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11期 |
15 |
;新的有机磷杀虫剂——久效磷[J];今日科技;1972年24期 |
16 |
王琰;;缓释型久效磷颗粒剂试验总结(一)[J];安徽化工;1983年04期 |
17 |
王寿祥,陈子元;久效磷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归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3年03期 |
18 |
周永秋,岳林海,吴墨;太阳光下降解久效磷的催化剂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年02期 |
19 |
李桂芝,刘永明;久效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征及机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
20 |
李兰春,田海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制剂中灭多威和久效磷的含量[J];天津化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