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黄海温、流季节变异研究及对海上军事活动的影响
【摘要】:渤、黄海位于亚洲大陆东缘,西北太平洋西侧的31°—41°N地带,是典型的半封闭陆架海域,构成与其它近海十分不同的温盐分布特征及其环流系统。
本文选择包含2.5阶湍流封闭子模式的POM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作为渤、黄海动力、热力数值模式。广泛搜集多源卫星遥感资料(SST、风场),考虑潮汐混合、风混合和湍流混合的作用,进行了渤、黄海区域的三维温度结构及其年变化过程模拟,分析了温度垂直结构演变过程中相应的环流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对海上军事活动的影响。
主要结果:
1、渤海和黄海浅水域的热结构分冬季型和夏季型,10月-翌年3月为冬季型,垂直均一结构。6-8月为夏季型,由上混合层和潮混合层构成的分层结构。黄海中部温度垂直结构是由层化与对流的交替作用决定的,其分为:均一型(1-3月);分层型(5-11月)和过渡型(4、12月)。
2、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陆架锋支配着黄海局域温度结构。占据黄海大部分区域的黄海槽的热结构与渤海区以及黄海边缘区明显不同。
3、黄海暖流在36°N以南出现两个分支,其中西分支是黄海暖流的核心、主轴,而东分支的内核温度及范围都明显大于西分支。黄海暖流敏感依赖于冬季的偏北风。
4、黄海中部夏季环流非常弱,沿其冷水团的边缘呈现逆时针的环流,流速只有几厘米/秒。冷水团底部海水仍有北向运动,而中、上层则向南向扩张势态。
5、渤海、黄海不利潜艇活动,但利于完成常规科目训练。冬季在渤海考虑对舰船的影响;4-11月海洋跃层期,在渤、黄海必须充分考虑其对潜艇、武器系统装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