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顶螺旋藻/节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
【摘要】:
从海洋生物中寻找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是近年天然药物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尤其许多藻类,其体内含有各种特有药物功能。其中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又称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中的藻蓝蛋白(C-phycocyanin, CPC)以其特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因其水溶性、无毒、清亮且着色力强等优点,CPC被广泛用于食品着色剂和化妆品的添加剂。带有荧光,可用作荧光标记物。另有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和保肝、降血脂等生理活性,这为螺旋藻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目前有关藻蓝蛋白抗肿瘤免疫机理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揭示藻蓝蛋白发挥作用的深层机理,以期更深层次的发挥其应用价值。
首先对钝顶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循环冻融联合超生波破碎法,50%硫酸铵沉淀获得CPC,提取率达到13.1%。粗蛋白提取液再经过两次羟基磷灰石柱(HA)层析和sephacrylS-200HR凝胶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纯度达到4.71%。纯化后的CPC在12% SDS-PAGE中得到两条带,分别是α和β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1.4ku和17.0ku。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分离纯化过程得到了较高提取率和电泳纯度的CPC。
然后我们对CPC的抗肿瘤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CPC的体外抑瘤作用研究:检测CPC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胃癌细胞(NKM)、卵巢癌细胞(SVOA)、人胚肺细胞(HEL)体外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CPC(终浓度为20,40,80,160μg/ml)处理这4种癌细胞和1株正常细胞,运用MTT法检测CPC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CPC对这4种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剂量效应,高浓度抑制作用强,但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②CPC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免疫机理探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PC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现一个亚二倍体峰(G0/G1);电镜检测细胞的凋亡形态;琼脂糖凝
|
|
|
|
1 |
李冰,张学成,高美华,于红;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和多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2 |
胡福良,李英华;蜂胶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养蜂;2002年04期 |
3 |
李冰;褚现明;高美华;张学成;;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8期 |
4 |
孙建立,刘嘉湘;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5 |
顾洪丰,瞿延晖;β-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6 |
任莉莉;茶多酚抗肿瘤分子机理的国外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3年03期 |
7 |
朴今花;姜振宇;;三氧化二砷抗实体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6期 |
8 |
刘险峰;肿瘤疫苗研究与抗肿瘤免疫[J];四川肿瘤防治;2004年01期 |
9 |
盛玉青;尹鸿萍;李海涛;徐士君;;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6年02期 |
10 |
杨琳;巩平;王冬慧;王金辉;李国玉;;阿魏菇增强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0期 |
11 |
吴景文;血管抑素与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年06期 |
12 |
严俊,邓声菊,况斌,贺飞,刘涛,曾慧慧;新型有机硒化合物Eb抗肿瘤 ,免疫活性及硒组织分布特点(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4年03期 |
13 |
郭志廷;韦旭斌;梁剑平;单提新;;人参总皂苷及其衍生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和NK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5期 |
14 |
周东波;胡成平;梁硕;杨红忠;;人参单体皂甙Rh_2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
15 |
吉佩忠;;植物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0年06期 |
16 |
陈美珍;杜虹;徐本杰;;龙须菜藻红蛋白对H_(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2010年08期 |
17 |
林慧敏;庞杰;范琳琳;陈杰;;魔芋葡甘聚糖免疫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11期 |
18 |
李莲花;LAK细胞抗肿瘤机理及其临床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2期 |
19 |
王玉龙,吴毅文,宋三斌;不宜颈椎牵引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
20 |
许建辉,孟昭业,梁河清;颌骨损伤伴有CHI的临床探讨[J];口腔医学;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