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昌鱼体液酚氧化酶:分离、纯化、鉴定、诱导形成及其基因克隆
【摘要】:
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又称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 , EC1. 14. 18. 1)。它是一种含铜的酶,能够催化单酚羟化成二酚(如多巴),把二酚氧化成醌;醌在非酶促条件下形成最终的反应产物黑色素(Lerch K,1988)。酚氧化酶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在进化上占据关键位置的文昌鱼中的酚氧化酶的研究却比较少。我们实验室以前的研究证实文昌鱼皮肤粘液中存在酚氧化酶和酚氧化酶原,并对其组织分布和抗菌活性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然而,在文昌鱼体液中是否存在酚氧化酶(一种可能在文昌鱼的免疫和防御系统中担任重要角色的酶),目前还不清楚。
我们以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为实验材料,首先,用分光光度法和电泳与生化染色相结合技术检测,发现酚氧化酶存在于文昌鱼体液中,且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其最适温度是30℃-35℃,最适pH是7.0-7.5。酚氧化酶原可以被外源性激活剂如胰蛋白酶、酵母聚糖和脂多糖激活;在10 mM钙离子存在,外源激活剂引起的激活作用明显增强。但是外源激活剂引起的激活作用可以被蛋白酶抑制因子(STI和pNPGB)所抑制。另外,非变性电泳结合酶特异性染色证明酚氧化酶分子量约150 kDa,变性后为三条带,其分子量约44、46和72 kDa。这是有关对头索动物文昌鱼体液中存在酚氧化酶和酚氧化酶原的首次报道。
为进一步研究文昌鱼体液中酚氧化酶的特性,我们用硫酸氨分级沉淀、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三种分离纯化技术相结合,从文昌鱼体液中纯化出了酚氧化酶。纯化的酚氧化酶用非变性电泳显示一条分子量约150 kDa的带,而变性后为三条带,其分子量约44,46和72 kDa。这说明文昌鱼体液中的酚氧化酶可能是一个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异三聚体蛋白。底物特异性和抑制剂实验的研究证明文昌鱼体液中酚氧化酶氧化o-diphenols(如Dopamine和
4-methylcatechol)的活性较强,而氧化p-diphenols(如Hydroquinone和Methylhydroquinone)的活性较弱;且苯硫脲能强烈抑制体液中酚氧化酶活性,而叠氮化钠对其活性抑制较弱;由此推测文昌鱼体液中酚氧化酶可能是一种酪
|
|
|
|
1 |
曹健;董理;王育军;;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
2 |
邵楠;王虹;李荣贵;;荧光假单胞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04期 |
3 |
张清华;朱旭东;李少林;许龙;党颖;李涛;黄培堂;;非洲绿猴层黏连蛋白受体的克隆、表达及纯化[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4期 |
4 |
谢富佳;谭继英兰州大学结核病研究中心;梁正羽;乔梅;祝秉东;吴玉敏;杨燕;章国平;;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21(CFP21)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2期 |
5 |
白洁,荫俊,王占东,王威,王忠泽,宋伟;人可溶性CD_(14)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6 |
韩伟国,陈莉,刘静,查锡良,金由辛,王德宝;人线粒体tRNA~(Leu(UUR))及其突变体的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J];中国科学C辑;2000年06期 |
7 |
马雁冰,李擎,谢天宏,李鸿钧,冮宏映,戴长柏,孙茂盛;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克隆、表达、纯化与活性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6期 |
8 |
李越希,张锦海,郁兴明;人IL-18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年03期 |
9 |
张志珍,刘智慧;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生物技术;2004年03期 |
10 |
李勇,王恩多,王应睐;大肠杆菌tRNA~(Leu)的基因克隆、高效表达和纯化[J];中国科学C辑;1998年03期 |
11 |
骆群;潘纪春;于洋;林周;;抗人TNF-α单链抗体rScFvW13B1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23期 |
12 |
刘佳欢;于寒松;王玉华;胡耀辉;;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 FL-03嗜热麦芽糖转葡萄糖基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食品科学;2008年12期 |
13 |
雷敬奇,刘晓辉,范俊虎,袁静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基因克隆,融合表达及产物纯化[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4 |
王建勋,陈松森,狄旭,宋卫华;人白细胞介素-1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3期 |
15 |
黄思扬;马超;雷清;蒋琳;沈心亮;王锐;;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的克隆、表达及初步纯化[J];生物技术;2005年06期 |
16 |
冯波;李青旺;肖波;韩增胜;支旭勃;;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β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17 |
赵洪坤;杜连祥;李玉;王晓娟;路福平;;青霉素酶基因异源表达及该酶分解牛奶中残留青霉素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6期 |
18 |
王丽娟;刘少宁;向廷秀;王丕龙;;表达VP3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和融合蛋白纯化[J];生物学杂志;2008年05期 |
19 |
任慧慧;张喜峰;张妍;刘晓辉;李健;;Long R~3-IGF-Ⅰ的克隆表达[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20 |
李晶;贺丽清;舒震;侯建伟;陈霖;徐玉金;张伟;张英起;;重组人半乳凝集素-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检测[J];生物技术通讯;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