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沿海的大气营养盐干、湿沉降及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中,分别在东部沿海的青岛、千里岩和舟山采集雨水和气溶胶样品。利用NOAA HYSPLIT_4软件来模拟大气中物质的运动轨迹,来确定气溶胶颗粒物的来源。对于青岛的气溶胶样品,测定了水溶性营养盐(DI(NO_3+NO_2), DINH_4, DON, DIP, DOP, DSi),酸溶性氮磷营养盐(TI(NO_3+NO_2), TINH_4, TIP)和总磷(TP)的含量,而舟山和千里岩的气溶胶只测了水溶性无机营养盐。三地所有的雨水样品均测定溶解性无机和有机营养盐,包括NO_3~-、NO_2~-、NH_4~+、PO_4~(3-)、SiO_3~(2-)、DON和DOP等。
对伏龙山气溶胶的分析表明,酸性增强对NO_3~-和NO_2~-的溶解性没有影响,而可以使NH_4~+和PO_4~(3-)~-的溶出量增多。陆源气溶胶中的营养盐浓度明显大于海洋源气溶胶,但陆源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磷的比例较低。人类活动和沙尘暴对气溶胶中的营养盐的形态和浓度有显著影响。沙尘暴颗粒中,DI(NO_3+NO_2)和DINH_4的浓度远远低于其他样品,土壤岩石风化的沙尘不是大气中N的主要来源。沙尘暴颗粒物中DIP和DSi的含量为0.01%和0.02%,每年沙尘气溶胶沉降向东中国海输入的DIP和DSi为6.9×108 mol P yr~-1和2.2×108 mol yr~-1,分别是河流输入量的11%和2.1%。
气溶胶淋溶实验表明,土壤源的气溶胶中,无机磷和硅大部分以难溶性的多磷酸盐和含硅粘土矿物形式存在。而人为源和海洋源气溶胶中,水溶性的活性磷酸盐和硅酸盐含量较多。雨水和气溶胶的酸性增强可以使PO_4~(3-)~-和SiO_3~(2-)的大气沉降量显著增多,对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
在胶州湾,NO_3~-+NO_2~-、DIP和DOP的输入以干沉降为主,NH_4+和DON的干沉降量与湿沉降相当。大气沉降DIP沉降带来的新生产力分别是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1.5%(春)、0.6%(夏)、2.2%(秋)和7.0%(冬)。大气沉降中,除NO_3~-+NO_2~-稍高于河流和污水输入外,NH_4+、PO_4~(3-)~-和SiO_3~(2-)都以河流和污水输入为主。
在黄海西部的千里岩,气溶胶中的营养盐浓度受陆源物质的远距离输送影响
|
|
|
|
1 |
樊敏玲;王雪梅;王茜;林文实;金辉;;珠江口横门大气氮、磷干湿沉降的初步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01期 |
2 |
王保栋,王桂云,郑昌洙,梁东范;南黄海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及横向输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6期 |
3 |
田恬,魏皓,苏健,郑昌硕,孙文心;黄海氮磷营养盐的循环和收支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
4 |
;陆地水文与海洋水文 海洋水文[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7年01期 |
5 |
张新申;蒋小萍;俞凌云;;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标准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
6 |
吴斌斌;高全贺;李衍森;;珠海近岸水体营养盐污染状况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J];科技资讯;2010年04期 |
7 |
董兆选;娄安刚;崔文连;;胶州湾海水营养盐的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0年03期 |
8 |
王键;陈岚;;泉州安海湾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程度[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
9 |
郑又雄;张泰山;;鱼池中营养盐与卵形隐藻数量消长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1987年02期 |
10 |
许清辉,郭廷宗,林峰,王伟强,卢美鸾;闽江口无机氮营养盐的行为及入海通量[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6期 |
11 |
顾德宇,陈连志,郭水伙;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营养盐时空变化与水文及生物因子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1992年01期 |
12 |
彭云辉,陈玲娣;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物与盐度和氮、磷营养盐的关系[J];海洋通报;1993年05期 |
13 |
孙耀;池塘养殖环境中底质-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现场测定[J];生态学报;1996年06期 |
14 |
沈志良;沿岸近海营养物质收支动力学[J];海洋科学;1999年03期 |
15 |
王勇,焦念志;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上行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0年10期 |
16 |
张武昌,孙松,李超伦,邹立,金明明,卢勇;白令海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J];极地研究;2000年04期 |
17 |
周伟华,吴云华,陈绍勇;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01年04期 |
18 |
林秋奇,胡韧,韩博平;流溪河水库水动力学对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19 |
张国森,陈洪涛,张经,刘素美;长江口地区大气湿沉降中营养盐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20 |
石峰,王修林,石晓勇,张传松,蒋凤华,祝陈坚,李克强;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