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评价空间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要】:
工程地质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近10年来,我国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800亿元,巨大的灾害不仅直接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冲击了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只有对工程地质进行科学地评价,正确掌握工程地质环境这一自然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如何对工程地质进行科学、高效地评价直接影响到未来地质灾害的状况及其后果,它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成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工程地质评价向来是影响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建设的最为重要的自然因素,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工程地质方面各个指标的一些评价方法,近年来,已臻于成熟的GIS技术,在社会、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地质领域也开始发挥其作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部分大城市中已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工程地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大多服务于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的管理、生产与研究等,还没有开始应用于工程地质的评价与研究领域。本文针对这一空白,研究如何构建基于GIS平台的工程地质评价的空间模拟方法。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在于:
首先,收集了青岛市大量工程地质资料,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引入了层序的概念,以青岛市内七区(范围陆域1316.27km2、胶州湾374.40 km2)为例,对工程地质进行了标准层序化。为青岛市工程地质评价和工程地质资料的处理建立了数据提取标准。
第二,在层序化地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城市主要工程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方法,以这些方法为依据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嵌入到工程地质评价空间模拟系统中。形成了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空间模拟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国工程地质评价建立了计算机智能化的空间数据模拟平台。
第三,以科学规划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城市工程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分析和研究,建立防止工程地质灾害的决策优化模型,努力避免或减少城市各种潜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避免存在城市灾害地区给各种工程活动带来的昂贵的处理费用和巨额附加费用。
本文以青岛市7区为例,建立了青岛市工程地质评价空间模拟信息管理系统。说明了上述方法和系统的示范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642.2
|
|
|
|
1 |
邵艳;;探讨《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2 |
杨慧丰;地下水对基坑的稳定性影响分析[J];安徽建筑;2004年03期 |
3 |
佴磊,杨健;上海浦东地面沉降分析中土层变形面沉降参数分析[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4 |
陈军,李志林,蒋捷,赵仁亮;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5期 |
5 |
陈倬
,王丹
,李成名
,李海明
,毛东军;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系统建设[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5期 |
6 |
宋建锋,毛根海,陈观胜;对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商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3期 |
7 |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
8 |
包世泰,夏斌,蒋鹏,付文生;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
9 |
王守业,童翊湘;上海软土地基承载力浅析[J];电力勘测;2001年02期 |
10 |
兰太权,赵安仁,刘秋朝;单位涌水量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探讨试验和应用[J];地下水;2004年01期 |
|
|
|
|
|
1 |
吴为禄,李光伟;既有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J];北京测绘;1996年04期 |
2 |
陈军;论数字化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与应用[J];测绘工程;2002年03期 |
3 |
王丹,汪祖进,李海明;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的技术框架探讨[J];测绘科学;2001年04期 |
4 |
蒋捷,陈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若干思考[J];测绘通报;2000年05期 |
5 |
黄坚;论城市测绘GIS建设的模式[J];测绘通报;1998年02期 |
6 |
孙国庆,郑先昌,孙全,熊毅明;城市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J];城市勘测;1999年02期 |
7 |
张弭,姚炳祥,周群建;杭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与应用[J];城市勘测;1999年04期 |
8 |
彭卫平;城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研制模式探讨[J];城市勘测;1999年04期 |
9 |
张成,姚菲,曾平;成都市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研究[J];城市勘测;2000年02期 |
10 |
陈丙午;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及震害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