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消除面波
【摘要】:50多年来我国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探区地震勘探工作的实践表明南方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一个巨大含油领域。南方海相碳酸岩探区具有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高、地表出露岩性复杂等特点,使得地震勘探在采集、处理和解释中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地形起伏导致严重的静校正问题;2,高速地层出露造成种类繁多的干扰波;3,复杂的近地表速度结构和地形对地下反射波形态造成了明显甚至是严重的影响。论文选题针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探区,研究面波的消除方法,对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地震数据处理及成像具有实际意义。
论文在分析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探区的特点和地震地质问题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消除面波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选择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来消除面波。
该方法消除面波的基本思路是将地震道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和波数的地震信号分量,对其中的面波进行消除后,再将剩余的信号进行重构,以达到消除面波的目的。
论文完成了多子波分解消除面波的算法,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探区内利用该方法消除面波,在消除面波的同时有效信号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处理的结果可以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也为地震成像提供了较好的原始资料。
|
|
|
|
1 |
奚定平;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间的表示[J];大学物理;1997年01期 |
2 |
詹毅,周熙襄;小波包分析与奇异值分解(SVD)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4期 |
3 |
晏凤桐;地球自由振荡和面波频散的理论计算[J];地震研究;1982年01期 |
4 |
冯锐,周海南,姚政生,孙克忠;面波的频散、反演和层析成象[J];中国地震;1987年01期 |
5 |
欧阳联华,王家林,吴健生;利用面波频散反演场地参数的Occam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年01期 |
6 |
瞿辰,朱介寿,蔡学林;青藏地区面波高分辨率层析成像[J];物探与化探;2003年01期 |
7 |
喻明,兰从庆;利用地震面波进行浅层地下介质三维层析成像[J];物探与化探;1994年06期 |
8 |
于国友,丁红岩;横跨层状场地中沟槽管线在表面波作用下的响应[J];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05期 |
9 |
陈虹,黄忠贤;利用时频偏振分析技术研究面波传播的复杂性[J];地震学报;1998年02期 |
10 |
王艳花,李平,刘树田;四波干涉形成光学涡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
11 |
彭小华;;面波勘探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01期 |
12 |
李炜,王晋军;表面波的陷井现象和不变牲现象之推论[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3期 |
13 |
王奇,王又发,鲍家善;反铁磁晶体中的非线性TE表面波[J];物理学报;1997年01期 |
14 |
徐果明,李光品,周虎顺,王善恩,陈虹;用瑞利面波资料反演中国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的三维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15 |
凡友华,肖柏勋,刘家琦;计算层状介质中轴对称柱面瑞利面波频散函数的δ矩阵法[J];物探与化探;2001年02期 |
16 |
陈化然,冯德益;地震体波面波和地震活动性的某些谱分析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初步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1997年01期 |
17 |
卓乐芳;固体—液体层分界面处的P、SV型面波[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8 |
林万顺;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水利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
19 |
陈生昌,曹景忠,马在田;平面波偏移[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3期 |
20 |
唐志伟,时晓燕,魏加项,蒋章焰;垂直自由降膜流表面波的非线性演化[J];冶金设备;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