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速度分析方法研究及效果分析
【摘要】: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高分辨率的叠加速度分析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常规方法普遍采用相干性度量方法进行速度分析,没有考虑干涉同相轴、AVO现象、非双曲型时差等因素以及其它非随机噪声的影响。对于相近或干涉的同相轴,叠加能量在很大时间和速度范围内有极大值,影响了时间和速度分辨率,因而需要研究适合于不同情况下的速度分析方法。本文首先叙述了常规速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其算法和判别准则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地震资料的速度分析精度和分辨率的一系列要素,包括排列长度、信噪比、速度取样间隔、动校拉伸切除、时窗宽度和覆盖次数的影响。
针对常规速度分析方法在分辨率和抗噪性方面的不足,研究了基于相位相关的速度分析方法。对其提出背景和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算法进行了解剖,最后通过理论模型的验证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证明了相位相关法具有更高的速度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并具有较强的抗噪性。
在常规的相似系数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相似系数速度分析方法及公式推导,该方法适用于存在AVO特征的叠前道集。改进的相似系数方法不受极性反转和振幅突变的影响,可以拾取到准确的速度值。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例子也证明了该方法对有AVO特征的叠前集速度分析是有改进的。
对于实际资料来说,地下介质中广泛存在着各向异性,对大偏移距和各向异性介质,反射波动校正时距曲线是不满足双曲线规律的,因此研究了用于非双曲各向异性动校正的各向异性介质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受控于两个参数——动校正速度和非双曲各向异性参数。根据该速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算法,基于Java语言开发了各向异性介质速度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进行常规的双曲动校正和非双曲各向异性动校正。通过理论模型的测试,证明了该软件的可行性,最后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地震资料中,可以发现该方法能将非双曲线性的反射动校曲线校平,叠加后的剖面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信噪比及分辨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
|
|
|
1 |
刘洋;双曲时距方程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2期 |
2 |
白志信,杨顺喜;非双曲线高保真动校正[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2期 |
3 |
羊屋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法研究组;VTI介质的AVO理论与应用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4期 |
4 |
庄道川,曾庆才,张亚斌,张玉霞;超大偏移距地震资料处理方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5 |
李云典;利用时窗拟合法求取AVO属性剖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3期 |
6 |
田仁飞;曹俊兴;杜兴忠;;射线平均速度对反射波时距方程简化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
7 |
马中高;张国保;孙成龙;;多方位速度和AVOA同步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S1期 |
8 |
王炳章,洪炎坤;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物理模拟[J];石油物探;1990年01期 |
9 |
冯贤钟,顾万勇;一种AVO反演泊松比的方法[J];石油物探;1994年03期 |
10 |
J.P.Castagna
,王风歧;AVO指标间的比较:模拟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5期 |
11 |
Fred Hilterman
,曹辉;墨西哥湾岩性识别[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8年03期 |
12 |
高云峰,潘仁芳,J.P.Castagna;美国Hartzog Draw气田Shannon储层АVО异常地质属性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0年04期 |
13 |
宋海斌,松林修,杨胜雄,江为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Ⅱ):地震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3期 |
14 |
唐建明;AVO纵横波反演[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1期 |
15 |
Juan.Socdo;李彦兰;;用三维AVO和地震反演描述油藏[J];吐哈油气;2002年04期 |
16 |
唐勇,金翔龙,方银霞,孙鹏,李新;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BSR的地震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4期 |
17 |
杨绍国,周熙襄;AVO属性叠加剖面的正演模型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6期 |
18 |
徐群洲,王文质,邹玉萍;准噶尔盆地油气藏地震反射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9年05期 |
19 |
Gary Yu
,陈生昌;战略规划:从3D勘探数据中提取AVO信息必须的一步[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5期 |
20 |
王晓华,王云专,黄真萍;薄层多波AVO效应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