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驱动建模和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摘要】: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能够建立定量表征地下地质特性和空间分布信息的三维储层模型,对储层研究和油气开发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不同尺度和分辨率的数据资料共同建立地下储层特征模型,已经成为现在储层建模的主流方法。目前,作为储层非均质性建模研究主要方法的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地质统计学是以井数据为硬数据,主要通过井点已知数据,对井间参数进行预测和插值。但在海上油田河流相储层研究时,由于其具有井资料较少,大部分为斜井,非均质性大,地震数据质量较好等特点,与常规的非均质性储层建模方法有一定的差异。这时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储层时,不确定性会比较高,加大了评价和表征储层难度。为了更好的表征和预测海上油田河流相储层,产生并提出了以地震数据为主体,井数据为条件,并以地质模式作为指导的地震驱动建模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海上油田河流相储层这种特殊工区情况,将地震驱动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建模模型进行对比。通过参与建模的井、盲井、地质规律认识以及基于地震正演的验证方法,来对两种建模方法进行检验。从而找出更适合于海上油田河流相储层的建模方法,并最终总结地震驱动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建模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
|
|
|
1 |
孙进,张佳荣,侯斌;矿产储量计算经典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对比分析[J];采矿技术;2005年02期 |
2 |
李少华;张昌民;;石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J];石油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
3 |
王家华;;迎接油气储层建模理论、应用的大发展——从2007年国际石油地质统计学大会谈起[J];地学前缘;2008年01期 |
4 |
STEPHEN HENLEY;曹绪言;;非参数地质统计学[J];世界地质;1992年02期 |
5 |
侯景儒;地质统计学及其在中国矿业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1993年01期 |
6 |
黄竞先,李春霞;矿业地质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对影响克立格估计的若干因素的研究[J];岩土工程界;1997年S1期 |
7 |
李莲花,李卉;辽宁弓长岭一矿区铁矿石品位分布的地质统计学研究[J];辽宁地质;1998年02期 |
8 |
肖斌,赵鹏大,侯景儒;现代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J];世界地质;1999年03期 |
9 |
秦来勇;地质统计学在地质及矿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有色冶炼;2002年06期 |
10 |
苏昌学;燕永锋;李石磊;宁选凤;;变异函数在兰坪铅锌矿北厂矿段中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9年02期 |
11 |
蔡稳;李晓;秦德先;;地质统计学在多金属矿山数字化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0年03期 |
12 |
周强,张润杰,古德祥;地质统计学在昆虫种群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动物学研究;1998年06期 |
13 |
Rosemary Knight;师学明;吕海燕;;探地雷达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8年01期 |
14 |
王正军,李典谟,商晗武,程家安;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J];昆虫知识;2002年06期 |
15 |
赵博深;王忠强;张岱岳;陈德付;吴多晋;;应用GEO-EAS拟合煤矿床估值中变异函数[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3期 |
16 |
李君;李少华;毛平;陈玉琨;;VC++结合Fortran升级地质统计学算法[J];物探与化探;2009年06期 |
17 |
吴雨沛;;非参数地质统计学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一)[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0年02期 |
18 |
王仁铎;地质统计学与分形理论的某些结合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3期 |
19 |
吴胜和,李文克;多点地质统计学——理论、应用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
20 |
房智恒;王李管;冯兴隆;贾明涛;;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矿山储量估算[J];矿业快报;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