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沙河街组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
受断裂极为发育、储层类型多样等多种因素影响,惠民凹陷西部唐庄地区尚未建立系统准确的地层格架及储层分布体系,长期制约了该区的勘探与开发。基于以上问题,论文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该区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根据不整合、沉积间断面、旋回类型与级次、叠加模式等对古近系沙河街组进行了层序及体系域的划分,共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大致与Es_1、Es_2、Es_3~上、Es_3~中和Es_3~下段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沉积旋回-厚度法进行了小层的划分与对比。第二,通过岩心观察、单井相分析、薄片和扫描电镜鉴定、测井曲线特征分析等,对研究区沙河街组目的层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和总结了该区主要沉积相类型、识别标志、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研究认为纵向上,该区沉积相自沙一段到沙三段主要发育滨浅湖相、三角洲平原相和三角洲前缘相。平面上,研究区沙一段滩坝相长轴方向与临邑断层走向近于平行(北东-南西向);沙二段和沙三段的分流河道微相与临邑断层呈近于垂直状分布(北西-南东向),显示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第三,借助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研究区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区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储集性能受岩相、岩石类型、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其中,岩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该区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第四,通过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纵横向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试油试采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认为沙一段的滩坝相、沙二段的水上分流河道微相和沙三段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储集物性较好。最后,通过对沉积相、油源条件、构造、储盖层等的综合研究,认为断层、沉积相砂体类型、盖层(隔层)是控制研究区沙河街组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以上认识为该区重点断块选择及开发方案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了有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