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悬浮床加氢工艺对塔里木轮古稠油进行改质的中型试验研究
【摘要】:
全面评价塔里木轮古稠油及其常、减压渣油的性质及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轮古稠油的密度大、粘度大、蜡含量低、残炭(康氏)值高、沥青质含量高、凝点低、钒含量很高、硫含量高、氮含量较低、盐含量较高,属高硫中间基原油。轮古稠油的轻油馏分较少,而重组分的含量较高。轮古稠油减压馏分油收率较低,硫含量很高,二次加工后的产品必须进行加氢精制脱硫。由于延伸度较低,无论是常压渣油还是减压渣油均很难生产出合格的沥青产品。
在水溶性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存在下,对轮古常压渣油进行悬浮床加氢小试、中试评定,通过考察轮古稠油常渣的悬浮床加氢产物分布和生焦量,得出轮古常渣在新鲜料一次通过和蜡油循环两种悬浮床加氢方案下的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选择UPC-22,催化剂浓度为800~1000μg/g(以金属计)时,新鲜原料一次通过试验方案在反应温度440℃,体积空速1.0h-1,氢分压10.0MPa,氢油比800~1000:1(体积比)时,500℃馏分收率可达61%~71%,气体收率为2.5~3.7%,石脑油与柴油馏分的总收率为24~34%,500℃的尾油收率高达30~40%;蜡油循环试验方案在反应温度435~440℃,总体积空速1.0 h-1,新鲜原料体积空速0.6 h-1,循环比4:6,氢分压10.0Mpa,氢油比800~1000:1(体积比)时,500℃馏分收率可达60%,气体含量为5.5%,石脑油与柴油馏分的总收率为51.4%,500℃的尾油收率高达40.3%。
进一步考察轮古稠油悬浮床加氢改质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及工艺操作条件对它的影响。用溶剂旋液分离轮古常渣悬浮床加氢尾油,从加氢尾油中得到较好的合成原油的调和组分,并对合成原油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减压塔后采用二级旋液分离器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外甩尾油的量,显著提高该工艺的经济效益。合理的改质工艺路线为:稠油进行常压分馏――常渣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加氢尾油进行溶剂旋液分离。通过调合所得的五种合成原油除硫含量略高外,其它性质均良好,特点是馏分油收率高(500℃的馏分油收率高达80%),粘度、凝点及残炭值较低,金属含量不高,该合成原油将为下游加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
|
|
1 |
周家顺,邓文安,阙国和;渣油两段悬浮床加氢裂化[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年06期 |
2 |
管翠诗,王宗贤,阙国和;两段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2年04期 |
3 |
黎元生,彭全铸;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进展[J];当代石油石化;1994年01期 |
4 |
陶宗乾,尹恩杰,张英,王志东;悬浮床加氢转化加工低硫劣质重油的方法[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7年02期 |
5 |
董志学,张忠清,黎元生;渣油悬浮床中压加氢裂化工艺研究[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1年06期 |
6 |
吴健伟,王德成,韩祖宏;丙烯腈悬浮床催化水合制备丙烯酰胺的条件[J];石油化工;1996年08期 |
7 |
温朗友,闵恩泽,庞桂赐,于文友;悬浮床催化蒸馏新工艺合成异丙苯[J];化工学报;2000年01期 |
8 |
周家顺,邓文安,阙国和;辽河减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年02期 |
9 |
董志学,贾丽,王军,陆善祥,阎剑;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研究[J];工业催化;2004年09期 |
10 |
О.М.道捷斯
,王绍亭;悬浮床层工艺过程的特点[J];化学世界;1957年12期 |
11 |
金环年;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新进展[J];当代化工;2003年03期 |
12 |
何鑫,李定凯,邓治国,阎德中,付昌强,张志刚;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场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2期 |
13 |
董志学,贾丽,王军,李鹤鸣,杨涛;塔河渣油悬浮床临氢减粘裂化研究[J];工业催化;2004年03期 |
14 |
;埃尼将建世界第一套悬浮床加氢裂化工业装置[J];中外能源;2010年05期 |
15 |
管翠诗,王宗贤,崔培伟,阙国和;计算机在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5期 |
16 |
杨涛,李鹤鸣,王军,贾丽;塔河渣油悬浮床临氢减粘工艺研究[J];当代化工;2004年02期 |
17 |
管翠诗,王宗贤,郭爱军,阙国和;悬浮床加氢裂化水溶性催化剂的筛选与表征[J];燃料化学学报;2003年05期 |
18 |
贾永忠;;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J];当代化工;2008年04期 |
19 |
贾永忠;;塔河渣油悬浮床减粘工艺研究[J];当代化工;2007年06期 |
20 |
;悬浮床歧化松香生产工艺和皂粉鉴定会简况[J];生物质化学工程;197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