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
高邮凹陷是江苏油田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近年来发现的沙40、瓦2、花11等含油断块储层埋深大,物性差,单层厚度薄,而且天然能量不足,一般常规试油产量较低。因此对其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分析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生产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高邮凹陷阜宁组地层的储层特征、次生孔隙发育带及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阜宁组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砂体;储层可划分为晚成岩A1、A2亚期和晚成岩B期,主要发育压实、胶结、交代、溶解等成岩事件,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隙、特大孔隙和微裂缝,其中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孔隙度以15%含量最大,而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10×10-3μm2处。阜宁组储层纵向上发育多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内斜坡的沙埝、花庄和瓦庄地区,其中阜三段最为发育。含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与深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阜宁组油层埋深的增大,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有规律地减小,据此得到高邮凹陷阜宁组各深度段的物性下限。沉积作用是形成深部优质有效储层的主控因素,异常压力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强于成岩作用;岩性为砂岩,厚度大,沉积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晚成岩A1亚期、存在异常压力为优质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根据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结合有效物性和产能分析,将深部储层分为8亚类,其中Ⅰ和Ⅱ1类为优质有效储层,Ⅱ2、Ⅲ1和Ⅱ3类为中等有效储层,Ⅲ2、Ⅲ3、Ⅳ类为非有效储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6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