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与利用
【摘要】:
聚合物驱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在国内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聚合物驱产生的采出污水也给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油田水驱采出污水相比,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具有粘度高,油水乳化严重,携带固体悬浮物能力强,油滴和固体颗粒上浮或下沉阻力大等特点,处理难度很大。本文系统考察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固体悬浮物、油水比、矿化度、温度、时间、pH值等影响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含油量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室内岩心驱替试验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手段评价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残余聚合物的利用价值,确定了采收率提高值与残余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处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的方法;对于残余聚合物浓度较低、分子量小于500万的聚合物采出污水,由于其利用价值不大,采用降解残余聚合物后回注或外排,室内优选出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聚合物降解剂的复配体系,经其处理后污水透光率达到90.5%,污水中含油量下降97.26%,溶液粘度接近水的粘度;对于残余聚合物浓度较高、分子量大于500万的采出污水,采取尽量保留其中残余聚合物的处理方法,室内合成优选出了有机絮凝剂与表面活性剂、助凝剂的复配体系,经其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达到89.2%,污水中含油量下降93.55%,且溶液的粘度保留率达到88.89%,可用于回注或配注聚合物再利用。
|
|
|
|
1 |
夏福军,张宝良,邓述波;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
2 |
孟祥春;;聚合物驱采出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7期 |
3 |
国胜娟;冯英明;;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水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J];辽宁化工;2010年06期 |
4 |
李颖慧;;含聚合物采出水浮选剂[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8期 |
5 |
张伟,徐文杰,芦维年,李杰训,张春志;聚合物驱采出水的处理与利用[J];石油规划设计;2000年03期 |
6 |
彭忠勋,黄建中,王洪超;稠油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的水质控制[J];石油规划设计;2001年04期 |
7 |
何同,王勇;水力旋流器在高含水期原油脱水中的应用[J];天然气与石油;1995年03期 |
8 |
宋莉晖;DTC型采出水净化剂研究进展概述[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7年02期 |
9 |
康万利,祁宝艳,单希林,施寒清,王恒林;应用络合剂提高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活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0 |
李雪辉;油田采出水过滤器的原理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2年11期 |
11 |
辛敏东,张瑞成,张立柱,刘洪达;采出水处理反应设备的研究与试验[J];过滤与分离;2003年03期 |
12 |
刘安芳;;不同驱油条件下采出水水质变化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S1期 |
13 |
王勇;;油田改进设备满足外输油和外排水的质量[J];国外油田工程;1989年03期 |
14 |
王志超;邓春苗;卢巍;张万昌;;晋城煤层气井采出水的水质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
15 |
潘红磊,吴东平;国外煤层气采出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方法[J];能源环境保护;1997年03期 |
16 |
卢明昌;胜利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石油机械;2003年05期 |
17 |
熊颖;陈大钧;王君;吴文刚;王大勇;张启根;;模拟油气田采出水的腐蚀性实验研究[J];钻采工艺;2008年04期 |
18 |
孙中华;冯英明;陈忠喜;邓启刚;;聚表剂驱采出水油水分离性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10期 |
19 |
周国信;雷宝艳;;油田采出水对注水系统腐蚀机理的探讨[J];辽宁化工;2011年03期 |
20 |
孔柏岭,罗九明;高温油藏条件下聚丙烯酰胺水解反应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