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相陶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性研究
【摘要】: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在空间技术、机械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多,但其可靠性差、脆性大等特点难于加工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多相复合来改善材料的性能是材料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纳米复相陶瓷具有优良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被誉为“万能材料”或“面向21世纪的新材料”。因此,对其进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研究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TiN/Si_3N_4纳米复相陶瓷时工艺参数与加工速度、表面粗糙度等工艺指标的关系,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各参数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纳米复相陶瓷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为加工导电性陶瓷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本文对TiN/Si_3N_4纳米复相陶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后的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开路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参数来研究其对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分别使用金相显微镜、带能谱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维氏硬度计对加工后的纳米复相陶瓷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放电能量对表面粗糙度、加工速度和表面裂纹的形状都有影响,同时在加工后的TiN/Si_3N_4纳米复相陶瓷的表面形成了很薄的一层软化层。
文中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如何获得最优表面粗糙度和加工速度的组合进行了研究。以数理统计的理论为指导,设计了正交实验表格,按照表格对TiN/Si_3N_4纳米复相陶瓷进行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实验中通过改变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开路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正交的方式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得到了各因素和指标的关系图,并分别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TiN/Si_3N_4纳米复相陶瓷时工艺参数与加工效果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选择出了一组加工速度较大而表面粗糙度较小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
|
|
|
|
1 |
许鹤鸣;;模具线切割裂纹和变形的探讨[J];电子工艺技术;1982年06期 |
2 |
赵国光;大锥度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J];电加工与模具;1999年05期 |
3 |
胡佳平;电火花线切割应急加工挡丝新装置[J];机电产品市场;1999年10期 |
4 |
李万校,吉智军,武魁;交流变频器在线切割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轴承;2001年09期 |
5 |
狄士春
,于滨
,迟关心
,赵万生;电火花线切割自动编程系统零件特征模型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2年01期 |
6 |
任福君,刘晋春,赵万生,王殿君,黄德臣;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多轴加工计算机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7期 |
7 |
蔚刚;蔡永林;;基于规则推理的数控线切割路线规划技术[J];机械工程师;2011年03期 |
8 |
;电加工学会召开电火花线切割术语、定义及符号审查会和线切割工艺座谈会[J];电加工与模具;1984年02期 |
9 |
俞斌伟;变螺距螺旋曲面线切割加工探讨[J];电加工与模具;1994年03期 |
10 |
曲宁松,朱荻;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技术的进展[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5年01期 |
11 |
徐庆仁;冲模制造工艺的比较与选择[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6年03期 |
12 |
伍俊,李明辉;基于时序分析的电火花线切割伺服进给状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
13 |
李英民;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例两则[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1期 |
14 |
郭庆华;;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10年08期 |
15 |
刘宇;电火花线切割实物编程系统的研制[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年03期 |
16 |
伍俊,李明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优化技术与实现[J];电子工艺技术;2000年03期 |
17 |
刘承帅;贾志新;;基于C8051单片机的电火花线切割自适应电源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4期 |
18 |
李克君;;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冲突[J];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S1期 |
19 |
孔鸿康;;环孔型轧辊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装置[J];上海有色金属;1984年03期 |
20 |
章伟,罗干英,陈澄洲,姚锡凡;电火花线切割断丝特征及断丝预报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