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研究
【摘要】:
钢件经渗氮热处理后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渗氮温度较低还使得零件变形量较小。但渗氮处理明显的缺点在于处理周期过长。本文研究了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对其工艺、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借助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如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等,对渗氮层的相结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渗层厚度和渗层成分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了高温渗氮温度、高温渗氮时间、低温渗氮时间等因素对渗氮层的影响。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预测的优化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渗氮时间里,在不降低渗层硬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共析温度以下低温渗氮处理方法相比,采用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可以提高渗层厚度30~50%。此过程可以用“吸收-扩散”模型解释。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原理是氮原子在γ-Fe中溶解度大和在α-Fe中的扩散系数大,通过在共析温度以上溶氮形成富氮层、在共析温度以下渗氮消耗富氮层来提高渗氮速度,是一种以优化工艺参数为主,不改变渗氮设备的快速渗氮方法。富氮层的厚度是快速渗氮处理技术的关键。
本文利用Fick扩散定律对富氮层的氮浓度、氮浓度梯度进行计算并进行了曲线拟和,指出了由于富氮层的存在而使得试样内表面和基体氮浓度梯度增大20倍以上,从而提高了氮原子向基体的内扩散速度,而内扩散速度恰恰是离子渗氮处理后期的控制环节。这是此项技术和其它的快速渗氮方法的本质区别。
|
|
|
|
1 |
石多闻;;离子渗氮的应用及改进[J];金属热处理;1993年08期 |
2 |
杜明英,向楠,朱张校,武庆兰,张欣;灰铸铁离子渗氮渗硫复合处理改性层的摩擦学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5年05期 |
3 |
张汝华;张志明;;30CrMnAl钢的离子渗氮及应用[J];金属热处理;1987年04期 |
4 |
宗斌,苏学宽,李惠娥,王二平;神经网络应用于离子渗氮性能预报与工艺优化[J];金属热处理;2001年06期 |
5 |
杜树芳;;论离子渗氮的专业化生产[J];金属热处理;2008年06期 |
6 |
郭魁元;;重型机械零件的离子渗氮[J];金属热处理;1986年03期 |
7 |
徐信夫,翟乐恒,张建华,孙灼,侯革;空心阴极离子镀膜机中进行离子渗氮的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8 |
马欣新,王晓荣;离子渗氮时Ti-6Al-4V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7年04期 |
9 |
卢金生,顾敏,王红伟,高辛树;离子渗氮用脉冲电源的研制[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年03期 |
10 |
罗时雨;;氨气预处理对离子渗氮速度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1987年03期 |
11 |
金铨,张振信;铝合金离子渗氮层的组织结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7年01期 |
12 |
黄辉;离子渗氮气氛对TC4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1997年01期 |
13 |
冯俊杰;离子渗氮在锻模热处理中的应用[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年06期 |
14 |
李天佑,梅伟;离子氮化件的精密尺寸控制[J];纺织机械;2005年03期 |
15 |
谢紫杰;离子渗氮前零件干洗法[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0年01期 |
16 |
高家诚;张廷楷;;铁基粉末冶金件的离子渗氮[J];金属热处理;1990年09期 |
17 |
M·B·Karamio;A·M·Staines;殷和平;;测定722M24钢高温离子渗氮特性曲线[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1991年01期 |
18 |
徐小力;祁会民;岳崧戎;尧曲芯;;离子渗氮脉冲电源的研制[J];金属热处理;1993年07期 |
19 |
徐信夫,翟乐恒,孙灼,唐家治,张建华,朱燕涛;M2高速钢离子渗氮与离子镀TiN复合工艺[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94年04期 |
20 |
张振宇,杜洁海,王国光,杜树芳;离子渗氮对耐磨性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