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多联机系统能效平衡点的研究
【摘要】:水冷多联机系统结合了风冷多联机和水源热泵的优点,是在现有风冷多联机基础上将室外机风冷模块改为水冷,相对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空调系统,本文着重对水冷多联机组运行特性及能效平衡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首先从系统思想出发,通过对多联机系统的结构、运行调节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为多联机系统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冷凝温度对制冷系统能效比的影响关系,并且对于变频压缩机,保证其制冷量和蒸发温度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压缩机频率来实现,并得出采用不同的冷却剂(空气和水),冷凝器进口温度和温差对系统制冷能效比的影响关系,为能效平衡点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搭建水冷多联机机组整机实验台,对其夏季运行工况进行实际测试,研究不同工况条件对水冷多联机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系统在青岛地区的实际运行能效比。
分别对常用的冷却水源的水温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青岛地区利用土壤源、海水源和冷却塔的水冷多联机机组进水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函数关系。在水冷多联机机组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水冷多联机应用的思路。对于同一建筑物,考虑可利用的不同水源的水源温度和水源与建筑物的距离,选择水冷多联机系统方案的季节能效比SEER优于采用风冷多联机系统,该转换点的水温和距离称为最佳能效平衡点的水温和距离。建立了水冷多联机系统和风冷多联机系统的能效平衡点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规模办公建筑的能效平衡点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应用水冷多联机系统较风冷多联机系统节能的水系统半径大小。
通过对水冷多联机系统能效平衡点的研究,可以给出水冷多联机系统节能的理论依据,可以为水冷多联机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
|
|
1 |
孙方田;马一太;安青松;姜云涛;王洪利;;水冷式冷水机组能效标准的合理化研究[J];暖通空调;2007年04期 |
2 |
周红改;;警惕:过渡依赖高效压缩机将面临出局危险[J];机电信息;2008年06期 |
3 |
朱东梅;;电磁炉 匹配能效比 锅具很重要[J];现代家电;2009年07期 |
4 |
张立群,刘永波;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优化研究[J];流体机械;2000年01期 |
5 |
魏建平
,郝高林
,于清教
,严士农
,娟子
,王怡秋
,柳占;节能空调部分城市见闻[J];家用电器.消费;2004年05期 |
6 |
赵兴涛;王靖;;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应用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9期 |
7 |
肖;;新国标提高房间空调能效要求[J];制冷技术;2010年02期 |
8 |
周皞;;江南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9 |
周皞;;江南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分析[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0 |
魏巍;;通信用节能设备选用中的测算[J];邮电设计技术;2011年09期 |
11 |
张贤明;陈国强;王立存;牟瑛;李萍;陈彬;;废油再生装置冷却设备涡旋压缩机结构参数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8期 |
12 |
;小常识[J];制冷与空调(四川);1998年02期 |
13 |
王长庆,龙惟定,吴清前,钟婷;风冷热泵机组运行测试及分析[J];制冷技术;2002年02期 |
14 |
杜学峰,张晓春,王彦坤,李金伟;ACR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中的应用与发展[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5 |
陈明;从变频空调的原理谈空调的选购[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年03期 |
16 |
王如竹;吴静怡;许煜雄;;高效节电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J];上海电力;2004年06期 |
17 |
;志高分体水源热泵机组系列产品[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4期 |
18 |
郭其峰;;井水温差的选取对井水源热泵设计方案的影响[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年02期 |
19 |
王曙光;徐言生;;自补充制冷剂双高效家用空调器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8年06期 |
20 |
徐方成;黄翔;武俊梅;;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实验台设计[J];制冷;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