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老年社区空间可识别性研究
【摘要】: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政府发现了这一问题,高度重视结合各个角度入手试图解决。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居住环境对其而言非常重要。空间可识别性是建筑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指的是居住者对于空间的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环境变化及特点对个人性格、看法影响的学科。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特点,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与年轻人是不同的,对于社区的要求与年轻人也是不同的。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衰退,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自己的房子里度过,所以整体社区空间的可识别性对于其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人心理产生变化以及其具体影响的学科。又被称作是人类生态学或者生态心理学。基于环境心理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展开辩证的分析,有利于提升研究的精度;基于环境心理学对社区展开研究,有利于科学系统地分析问题。学界很多的学者将二者结合来展开具体的研究,从环境心理和实际布置、建筑角度入手,来分析影响因素,进而辅助于房屋建设工程。笔者也试图从环境心理学的实际角度入手,来探究环境要素对老年社区空间可识别性的具体影响。本文试图将空间可识别性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角度、研究观点引入到老年社区的建设当中去,为我国的老年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归纳总结法,首先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包括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孤独和失落心理、抑郁和焦虑心理、怀旧心理等,以及感知能力下降、神经系统衰退等。结合环境心理学和空间可识别性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老年社区建设所需注意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案例项目分析,来具体的论证文章的研究结论。整体研究为我国接下来的老年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